English

臺灣大陸同鄉會文獻數據庫·山東庫正式上線

2018年05月25日 09:11: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濟南5月23日電 (記者 李欣)《山東文獻》學術研討會暨臺灣大陸同鄉會文獻數據庫·山東庫上線發佈會5月23日在山東大學舉行,海峽兩岸歷史學家共同研討臺灣大陸同鄉會文獻的史學價值及數據庫的現實意義。

  該活動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共同指導,山東大學、山東省臺灣同胞聯誼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謝壽光介紹説,臺灣大陸同鄉會是赴臺學生、文教界人士為聯絡鄉誼、互相濟助,成立的組織,在臺灣約有300余個。同鄉會所附文獻社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出版刊物。臺灣大陸同鄉會文獻數據庫·山東庫目前收錄了由山東旅臺同鄉會創辦的《山東文獻》,共112期,3500篇文章,1330萬字,從期刊、主題、人物、專題4個維度,對文獻資源進行展示。

  謝壽光説,為保存臺灣大陸同鄉會文獻併發揮其價值,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開始與臺灣出版機構合作,開展同鄉會文獻收集整理工作。“數據庫依託大陸同鄉會為切入點,搭建兩岸史料交流的大數據平臺,促進兩岸學界利用文獻資料‘共用史料、共寫史書’,共同推動、維護、分享史料資源,促進兩岸交流合作。”

  參與《山東文獻》編輯工作的臺灣“中研院”院士、歷史學家張玉法在當天發佈會現場表示,《山東文獻》蒐集的人物回憶錄、學術論文等資料具有原創性和不可取代性,是了解當代山東的重要史料。臺灣大陸同鄉會文獻數據庫·山東庫完整收集了1975年至2003年所有《山東文獻》,並將其數據化,使資料永久保存,廣為流傳。數據庫的建設為保存歷史文化,促進知識傳播,加強兩岸交流,助力學術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

  山東大學常務副校長王琪瓏表示,臺灣大陸同鄉會文獻數據庫·山東庫以《山東文獻》為依託建立,對挖掘、發現、研究齊魯文化有深遠意義。兩岸學者共同交流研究臺灣大陸同鄉會文獻資源,共同分享文獻庫産品最新研究成果,有利於共同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

  臺灣大陸同鄉會文獻數據庫·山東庫收錄的文獻資料充分展示了兩岸同胞交流的動態,是兩岸文化同根同源的證明。山東省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林紅霞表示,同鄉會文獻反映了臺灣自古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岸血脈相連的事實,對促進兩岸文化心理認同、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發揮著重要作用。

  據悉,臺灣大陸同鄉會文獻資源共100余種,10000多期,約6億字。截至目前,臺灣大陸同鄉會文獻數據庫已完成95種,7234期,約3.7億字文獻資源的收集,並分設了福建、廣東、山東、河北等18個子庫。(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