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周文雍、陳鐵軍:愛情在烈火中永生

2018年05月19日 13:15:00來源:光明網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作者:光明日報見習記者 王忠耀 光明日報記者 吳春燕

  1980年,一部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名為《刑場上的婚禮》的影片,在全國觀眾中引發強烈共鳴。人們被影片中男女主人公堅如鋼鐵的革命意志所激勵,更為影片結尾處他們可歌可泣的刑場婚禮而感動。這部電影所講述的,正是1928年為革命壯烈犧牲的周文雍和陳鐵軍兩位烈士的故事。

  周文雍、陳鐵軍像。新華社發

  周文雍,乳名光宏,廣東開平縣百合下洞鳳凰裏人。1905年8月生於一個貧窮塾師的家庭。陳鐵軍,女,原名陳燮軍,廣東佛山人,原籍臺山。1922年秋天,年僅17歲的周文雍受五四運動影響,離開家鄉廣東省開平縣,考入廣東省立甲種工業學校機械科就讀,這是一所被譽為“紅色甲工”的富有革命傳統的學校。周文雍就是在這裡投身於革命洪流中。

  1923年10月,周文雍以青年代表身份參加了開赴東莞縣石龍鎮前線的青年慰勞隊。慰勞隊到達時,敵軍用密集的火力封鎖了通路。周文雍和大家迅速紮好了十多個稻草人,然後將稻草人擺出似乎要衝橋的架勢,迷惑了敵人。周文雍則帶領青年慰勞隊趁機衝過了鐵橋。1925年,周文雍正式加入中國共産黨。

  1927年8月,正當北伐軍節節勝利的時候,蔣介石叛變革命。廣東的國民黨反動派緊接著在廣州發動了“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殺,廣州處於嚴重的白色恐怖時期。時任中共廣州市委組織部長兼工委書記的周文雍也在被通緝名單之列。黨組織根據形勢的變化,命令周文雍與中共廣東區委婦女運動委員會委員陳鐵軍假扮夫妻,由陳鐵軍的妹妹鐵兒、表妹李淑媛掩護,建立一個秘密的“新家”。周文雍在陳鐵軍的協助下,很快恢復了廣州黨和工會領導機關。

  1927年11月廣州起義後,革命組織遭到了嚴重的摧殘和破壞,幾乎全部陷入癱瘓狀態。為了恢復廣州的工作,經過討論,省委決定派周文雍回到廣州領導地下工作。周文雍和陳鐵軍在白色恐怖的廣州全力尋找失散的革命同志,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恢復了黨的地下聯絡點。就在周文雍剛剛打開廣州工作局面的時候,由於叛徒告密,他和陳鐵軍于1928年1月27日同時被捕。

  在行刑前,敵人問周文雍有什麼要求,他提出要和陳鐵軍照一張闔影。鐵窗下,周文雍緩步走到陳鐵軍的面前,二人大義凜然,拍下了臨刑前的最後一張闔影,作為給黨和同志們的永別留念。1928年2月6日,周文雍和陳鐵軍烈士在紅花崗英勇就義。

  在今天的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中,有一座由董必武先生親自題詞的血祭軒轅亭,就是為了紀念周文雍、陳鐵軍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而修建的。記者在園中,巧遇了一對來自華南理工大學的學生情侶。“雖然無法像周文雍、陳鐵軍烈士的愛情那樣轟轟烈烈,但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一定會努力做到不負重托,無悔青春,承擔起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他們向記者表示。

  《光明日報》( 2018年05月19日 02版)

[責任編輯:楊旋]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