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學霸級羅德學者:童年要靠父母深度陪

2018年03月20日 11:10:00來源:中國青年報

  4名中國大學生斬獲全球最難申請獎學金

  學霸級羅德學者:童年要靠父母深度陪

  對於興趣的堅持,究竟能給正在成長、學習中的青少年學生帶去什麼?日前,有4名中國學生憑藉各自對興趣傻傻的堅持,拿下了被譽為“全球最難申請獎學金”之一的羅德獎學金(Rhodes Scholarships),其中包括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學生毛曉。

  羅德獎學金有“全球本科生諾貝爾獎”之稱,得獎者被稱為“羅德學者”。100多年來,“羅德學者”中誕生了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等10位國家元首,諾貝爾經濟學家邁克爾·斯賓塞等10多位諾獎得主,以及70多位跨國企業董事長或總裁。

  這一次,成為“羅德學者”的中國學生,究竟有啥不同?他們走過了怎樣的成長之路?他們的父母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注意到,這4名中國學生都在父母的深度學習陪伴下成長,並且在父母的無條件支援下堅持興趣,哪怕是在冷門專業中“徘徊”——只要有興趣,父母就支援。

  傻傻堅持“冷門”的興趣

  與北大、清華的高考狀元、“學霸”相比,毛曉實在稱不上有多麼明顯的學霸“既視感”。她學習成績保持優異,但算不上有多突出。在上海交大凱原法學院,她也不屬於學習成績特別“扎眼”的那一類學生。

  她至今記得,自己在上小學那會兒,就是一個內向的、想與同學們成為好朋友的普通女孩。家裏有遊戲機、電視機,她就嘚瑟地到班裏去“廣告”一圈兒。雙休日、法定假期,拉上一群同學好友到家裏來玩上一整天遊戲,就是她最大的樂趣所在。

  羅德獎學金中國區評委會負責人在通知她去領獎的電話裏,直接表明瞭對她的喜愛,“我們驚訝于你在國際刑事司法領域這麼多年的堅持,恭喜你”。

  就像兒時一樣,毛曉這個“傻女孩”總是令長輩、老師們驚訝。上海交大凱原法學院的培養重點是並購、投資、金融領域的法律人才,這一次卻爆出了毛曉這樣一個國際刑事司法領域的“大冷門”。

  “其實挺傻的,做商事可以掙很多錢,但我偏偏喜歡國際刑事司法。”毛曉説,國際刑事司法領域,主要研究一些針對有國際影響力暴行的審判案例,比如東京審判、前南斯拉伕國際刑事法庭判案、海牙國際刑事法院判案等,積累期很長,卻看不到什麼“前途”。

  這是一個極為冷門的領域,冷門到在東京審判領域進行研究的同年齡段學生中,全中國可能也就只有毛曉一個人,“就是一頭鑽進去了,有興趣,怎麼著都行”。

  本科階段,毛曉憑藉堅定不移的興趣完成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戰爭罪“不作為責任”理論探討》的論文,作為當時唯一一名法學院學生,獲得了上海交通大學Top 1%優異學士學位論文。

  大學期間,毛曉幾乎把自己所有的獎學金都用來“遊學”。她自費跑到北京去租房住,去聽從國外回來的“大牛”劉大群法官的短期集中課,每天主動寫作業、與老師交流學習心得等;她自費到廈門大學國際法高等研究院參加短期學習暑假班;到韓國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參加人道法行動培訓班等。

  如今,在分別獲得了上海交通大學和倫敦大學的兩個法學學位後,毛曉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學習跨學科的戰爭研究和國際犯罪研究,不久後她還要拿著羅德獎學金到牛津大學繼續深入研究“冷門”的國際法,“要用交叉學科視角解決實際問題。法律問題,也包括理學相關的心理學、犯罪學,用理論解釋犯罪問題的發生。”

  青島郊區女生夢想“環遊世界”

  小時候,毛曉的夢想是“環遊世界”。這在10年前的青島郊區學校老師看來,實在是不切實際。

  在一次英語課上老師讓同學們練習對話,她問毛曉:“你的夢想是什麼?”毛曉自豪地回答道:“我的夢想是環遊世界!”在羅德獎學金申請過後的一個下午,毛曉把這個故事説給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同學聽,講臺下的老外同學面面相覷,認為這實在沒什麼好説的,很多人的夢想都是“環遊世界”。

  “老外認為老師會鼓勵我追求這個夢想,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毛曉説,當時英語老師對她説,你的夢想根本不切實際,“如果你説你想成為一名醫生或護士的話,那還有點可能”。

  毛曉説,在青島市城陽區,遇見一名醫生比遇見一個有在國外居住經歷的人容易得多。

  “出生在像山東這樣的省份,意味著我們在高考中需要和將近50萬的高中生競爭,而且,只有萬分之一的考生才能得到進入中國頂尖大學有限的機會,更不用説進入世界頂尖大學了。”毛曉現在又開始幹起了“傻事”。

  在繁忙的學業之餘,她成了一個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吸引了一群跟自己學術水準差不多的學霸同學做志願者,與青島城陽區的中學一起組織活動,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向當地學生分享學習經驗和提高學習能力的方法。

  “這些可能並不能立刻改變現有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的問題,但激勵了許多學生用他們自己的方式來服務奉獻當地社區。”實際上,對一名中學生而言,一個“引路人”比什麼都重要,“我上大學,遇到了有趣的國際法老師;到北京結識了國際法大牛劉大群老師。我想成為青島郊區的孩子們引路人,告訴他們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毛曉發現,在那些教育資源貧瘠地區,學生們沒有辦法參與課外活動,他們只有學習、只能學習、只好學習。而當下的教育改革更加強調注重學生“全面發展”,這勢必會剝奪缺少優質教育資源的學生未來的機會,“想為家鄉的同學們做些事。”

  父母的陪伴,就是最好的“補課”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注意到,2017年産生的4名“羅德學者”幾乎都擁有快樂的、沒有補習班的童年。

  比如,那個3年前就手握美國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全額獎學金的曹起曈,這個初高中6年都在南京外國語學校就讀的男孩,可以在不參加任何培訓班的情況下獲得託福117分、SAT考試2390分的高分。

  小學階段的他,憑著自己的興趣閱讀了英文原版的《哈利·波特》。此後成為《紐約客(The New Yorker)》雜誌的“鐵粉”,每次介紹英語學習經驗,就推薦對方“看雜誌”。

  曹起曈的父親曾公開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陪孩子一起學習、成長。這句簡單的話,要求家長日常在家進行研讀、撰寫,及時了解孩子正在學習的課程及內容,陪孩子一起研究難題、制訂學習策略和重點,參與孩子的學習,培養孩子的口才、小品、技藝等。

  北京大學元培學院PPE(政治學、經濟學、哲學)專業李雨晗的成長軌跡更加“另類”。她在進入北大之前,按照個人興趣到動物園當了一年的志願者。

  她所就讀的北京十一學校是全國教改的前沿陣地,主張學生大膽地規劃自己的未來,乃至學校的發展。而她的父母,則給了她“成長的空間和選擇的權利”。

  從小到大,哪怕是小學階段,父母只要有機會就讓她自己去選擇,而且從來不干涉孩子的決定,“這樣的成長環境,鍛鍊的是一種自主的能力,讓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和如果想實現目標我需要付出哪些努力。”

  毛曉也是一樣。小學階段,每個雙休日父母都要上班,她的生活日常是——拿著一小筆零花錢待在家裏,想幹嘛幹嘛。

  因為性格內向,父母給她報名了小主持人班。這對她來説實在是“太可怕”了,結果在她的強烈抗議下,小主持人班學了一半就放棄了。十五六歲時,女孩突然發現“內向”“不愛説話”“不擅長表達”是自己的一個短板,主動報名瘋狂英語課程。一個暑假下來,她竟然可以在眾人面前大聲使用流利的英語進行表達。

  “爸媽從來沒有逼過我,一般都是陪著我順其自然。”毛曉説,沒有兒時家庭教育的“順其自然”,就沒有長大後自己對夢想堅定不移的追求,“給了我追逐夢想、跟隨興趣的空間”。記者 王燁捷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