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湖南民間收藏“春意”漸濃 藏品需求平民化

2018年03月20日 10:4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長沙3月18日電 題:湖南民間收藏“春意”漸濃 藏品需求平民化

  作者 付敬懿

  “今年博覽會又比去年多了兩萬多名收藏愛好者,銷售額應該突破三億元人民幣了。”看著店內川流不息的人流,湖南省文物總店總經理郭學仁感嘆,近年低迷的民間收藏市場,隨著連連出臺的鼓勵政策及經濟環境的好轉,逐漸有了新的起色。

  3月13日至18日,第19屆湖南文物國際博覽會(簡稱“文博會”)在湖南省文物總店舉行,共吸引了來自海內外的3000多名參展商、五萬多名收藏愛好者帶來的10余萬件文玩藏品參與交流,瓷器、玉器、字畫、雜件等一應俱全,火爆的市場氣氛讓客商感到絲絲“春意”。

  一串標價12.8萬元的翡翠雕花十八子手串以12萬元成交,買家從上手看貨、討價還價,到刷卡付賬、提貨,不足10分鐘;小廣場攤鋪被圍得水泄不通,不少人拿著現金往裏擠,操著不同地方口音與參展商交流……

  “一年兩屆的文博會已經是第十年了,長沙成了中國有名的文玩集散地和交流中心。”武漢蘇木堂總經理劉戌靚連續十年均有參會。他表示,公司在文博會的銷售額逐年攀升,這次帶來的200余件藏品也差不多交易完了。

  “就展銷情況看,國有文物商店展賣品的真品率、可信度高,交易火爆,是文博會的領軍隊伍。”天津市文物公司副總經理姜佰國説。

  中國文玩收藏的中低價位段正在升溫,價格相對便宜的老物件、工藝品等古玩雜項被越來越多的普通收藏者接受,特別是那些已經失傳、消失的手工藝品,如茶具、舊木雕花、珊瑚等成為新的收藏熱點,吸引著新人加入民間收藏行列。

  “我喜歡收集可以自身佩戴和古時裝飾房屋的藏品,家裏就放著一張老木床,這些最貴的才幾萬元,算不上太花錢。”“85後”長沙人朱亞霖畢業後在雲南從事玉石生意,此次他特地帶著幾個朋友回長沙,準備挑選幾件中意品。

  當下,中國文玩收藏正從高端的禮品需求走向平民化,成為普通人能接受的大眾消費項目。北京潘家園、成都送仙橋、南京夫子廟等古玩市場每到週末便熱鬧非凡,民間收藏火熱可見一斑。

  “經濟的持續繁榮和人民收入的不斷提高,這是古玩交易市場紅火的直接原因。”郭學仁表示,《國家寶藏》、春晚《國寶回歸》等節目的播出,也一定程度激發了民間收藏熱情,促海外文物回流。

  文博會期間,湖南多位民間收藏家還向省內多家國有博物館無償捐贈包括戰國陶制禮器、漢代鐵質農具、唐代長沙窯瓷器等在內的121件文物,這是湖南民間收藏家首次集中無償捐贈。

  “民間收藏本來就與國家收藏相伴而生,縱觀國內各大國有博物館,民間捐贈收藏品都佔據了重要一席。”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長江文輝説,中國民間收藏的繁榮,也會讓一大批珍貴文物得以更好地收藏、保管和展示。(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