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踏訪黑旗軍首領劉永福故居:家規獨特 後人禁吃狗肉

2018年03月20日 10:26: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欽州3月18日電 題:踏訪黑旗軍首領劉永福故居:家規獨特 後人禁吃狗肉

  作者 陳燕

  陽春三月,溫暖和煦,位於廣西欽州市的清朝黑旗軍將領劉永福故居,每天都有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到訪。

  33歲的欽州市博物館講解員劉先慧説,劉永福故居是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裡免費對外開放,節假日前來參觀的遊客更多。

  劉先慧還有另一個身份,她同時也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反帝愛國民族英雄劉永福的第五代孫女。她説,每次來到故居,不由觸景生情。“能有機會向遊客講解自己先人的歷史故事,心情非常激動,也感到很自豪。”

  劉永福是廣西欽州人(欽州原屬廣東),他一生戎馬,抵禦外侮,不屈不撓,率領黑旗軍先後抗擊法、日帝國主義的入侵,在越南、廣東、臺灣等地留下不少佳話。如今,廣西欽州、廣東、臺灣等劉永福曾生活戰鬥過的地方有不少關於他的遺跡。

  建於1891年的劉永福故居是欽州市現存最宏偉、最完整的清代建築群,佔地面積22700平方米,建築面積5600平方米,已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為紀念劉永福,欽州市還將道路命名為“永福路”、“永福大街”。

  踏進劉永福故居,醒目的"三宣堂"大字匾額映進記者眼簾。欽州市博物館館長蘇棟説,劉永福當年援越抗法有功,被越王封為"三宣提督"。"三宣堂"的命名是為了紀念這段光榮歷史。

  故居裏的劉永福紀念館內陳列著不少珍貴文物和圖文資料,展現了劉永福跌宕起伏的一生。劉永福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在而立之年崛起,創建並領導黑旗軍。1883年,劉永福率黑旗軍參加中法戰爭,屢次大敗法軍。甲午戰爭期間,劉永福奉命赴臺抗日,演繹了一曲舍命保臺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

  蘇棟稱,劉永福又稱“黑虎將軍”,傳説他為黑虎托世,故對虎情有獨鍾,喜歡用草書寫“虎”字。在劉永福紀念館裏,有多幅劉永福親筆提寫的“虎”字挂在墻上,格外顯眼。

  尤顯珍貴的是,紀念館裏還陳列著越南老一輩革命家黃文歡1987年從北京寄來的親筆題詞,上面寫著“劉永福先生援越抗法的國際主義精神永在”。

  蘇棟説,劉永福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也是親民愛民的一生。他在故居附近建造多間房屋用來安置黑旗軍的烈士遺孀遺孤,便於進行安撫和照顧。在民國初年大旱時,他還開倉濟民,施粥救民。當地有民謠唱到“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劉大人”。

  “劉永福對他所養的狗也有情有義。”劉先慧介紹,為紀念一條救人的忠犬,劉永福規定後代不得食用狗肉,後人至今仍遵守著這個規定。“我結婚後,也要求丈夫不能食用狗肉。”她説,這也是對先人的一種紀念和尊敬。

  劉先慧曾聽父親説,狗多次救過劉永福,所以他很愛狗。經過多次修繕的劉永福故居,內部擺設依然保留著劉永福愛狗的百年傳奇往事。走進故居,只見一張獨腳小茶几陳列其中,腳座為品字形排列的三個狗頭狗爪。

  劉先慧介紹,除了不能吃狗肉,劉永福家族的人還要時常背家規、抄家規。每次做錯事,劉先慧的父親會讓她和弟弟跪在祖先屋裏背誦或抄寫劉永福留下的臨終遺言。

  如今,劉先慧時常會帶著孩子回到故居,感念劉永福的愛國精神。每月農曆初一及十五,劉先慧的母親亦會到劉永福故居燒香,以此紀念劉永福。(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