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國藝術家陳玉樹:讓古典木作成為中國文化的載體

2018年03月20日 10:16: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雪梨3月18日電 題:中國藝術家陳玉樹:讓古典木作成為中國文化的載體

  作者 方浩瀾 畢瑩

  第21屆雪梨雙年展16日在雪梨7個藝術場館同時開幕。正式開幕前,陳玉樹作為中國藝術家受邀參加了雙年展在新南威爾士州美術館的提前展覽。本屆雙年展以“疊加:平衡與參與”為主題,這讓在古典木作行當闖蕩多年的陳玉樹印象頗深。

  陳玉樹説:“儘管展覽號召‘參與’,但還是缺了一些中國元素。”

  東方美學對陳玉樹的影響由來已久,家鄉福建逐浪靠海,造船業催生了閩作傢具的嫺熟技藝,陳玉樹出生的莆田更是古典木製傢具的傳統産地,木作世家的氛圍讓他對木件熟悉到了骨子裏。“小時候的玩具就是打木器用的鋸子、鉋子和斧頭這些”,從小的耳濡目染讓陳玉樹對古典傢具的思考逐漸加深。在他眼中,刻刀在木製傢具上的一起一落都是思想的表達,每一處花紋都“是有意思的”。陳玉樹反覆強調了幾次:“古典傢具是複雜思想和體力的結合”,木作中從美術、設計、刀工、技法到人體工程學一處都不能少。

  如今陳玉樹是國際品牌“四君子”古典傢具的設計總監,從設計到製作都親自參與,他説自己的“這門手藝一直在保留,實踐不能丟,工匠精神不能丟”。2017年年末,陳玉樹被評為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

  “90年代我也下南洋,東南亞的華僑華人很喜歡木傢具,有點‘睹物思人’的感覺,希望家裏能有代表家鄉的東西”。東南亞的遊歷見聞輕輕點了陳玉樹一下:可以用古典傢具作為中國文化的載體。

  然而中國元素在當代藝術展的低比率存在讓陳玉樹有些為難,他對當代藝術也有自己的看法:“當代藝術有理解性、詭辯性,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作品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任何物質産品都可以成為藝術品,思維性很強”。在陳玉樹眼中,中國古典傢具與西方當代藝術的不同在於前者保留了古典精神,和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當自由的當代藝術追逐個人內心世界時,陳玉樹希望廣闊的古典藝術也能在與當代藝術交流中找到突破。

  “‘平衡與參與’啟示很深,希望能平衡東西方的文化藝術,讓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碰撞,讓燦若星河的東方工藝和美術讓世界知道”,陳玉樹説。

  在陳玉樹眼中,中國古典文化走出國門的另一個重要意義是能為後輩樹立信心。和中國大部分匠人一樣,製作古典傢具也遇到傳承難的問題。陳玉樹坦言,如今想從學校招收學徒並不容易,“行業現在屬於青黃不接的階段,下一代很難融入到創作當中,最難的就是複雜的思想和體力這一關”。他認為現在的年輕人首先應接受正統的學校教育,之後再學習木匠手藝,這樣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我們這一代將來小有成就,才能後繼有人,他們才有信心”,陳玉樹説,“告訴他們真的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做一名木匠並不只是成為‘藍領’,更可以成為藝術家,也有機會讓自己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覽,有無限的可能。”他希望自己的經歷能讓年輕人懷有憧憬,並以這種方式使“古典藝術不被湮沒”。(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