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地球生命咋演化?起源於無機小分子 從水生到陸生

2018年03月20日 10:03: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17日電(記者 上官雲)“地球存在了多少年?”“星星上面是什麼樣子?”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聽到身邊有孩子這樣發問。17日,北京天文館副館長陳冬妮、北京自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金淼共同在中國科技館舉行了“萬物小歷史”知識分享活動,對上述相關問題進行解答。

  據悉,本次知識分享活動主題圖書為“萬物小歷史”系列科普繪本,該繪本國內出版方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陽光秀美童書館介紹,“萬物小歷史”共有兩冊,即《生命小歷史》與《宇宙小歷史》,由英國自然博物館教授、康橋兒童圖畫書獎獲得者聯合創作,講述了宇宙從無到有、生命從簡單到複雜的歷史脈絡。

  “在視覺方面,‘萬物小歷史’還有一個特點:書中大部分的字體靈動活潑,看上去像是孩童隨手寫就,但它們的本體其實是超過兩百幅的圖片,是手寫出來的字掃描成圖後,一幅一幅地替換了原本的文字,可謂是‘寫出來’的繪本。”出版方介紹道。

  當然,更吸引人的還是書中涉及的科普知識。作為《生命小歷史》的譯者,金淼介紹了生命演變的過程以及相關趣味知識。她説,地球剛出現的時候沒有任何生命,地表溫度非常高,塵埃籠罩著地球的表面……後來,水的出現才使生命得以出現。

  “最開始生命起源於一些無機小分子,再聚合形成了生物大分子、多分子體系……才有可能形成了原始生命,這個過程用了將近10億年的時間。”金淼介紹,“整個生命經歷了是從低等到高等、簡單到複雜、水生到陸生的演化路線”。

  有趣的是,金淼提到,最初生物是沒有視覺的,直到“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整個身體的各種功能開始逐漸完善,“現在大家説的眼睛,在這個時候出現了。還有外骨骼等等”。

  在活動上,陳冬妮則提到濃縮宇宙137億年曆史的一張圖,她介紹,根據這張圖,宇宙在38萬年的時候,開始有了光,這時候恒星還沒有産生,所以宇宙中一片漆黑。大概4億年時第一顆恒星産生了,開始各種不同類型的恒星、星系、行星的演化……地球出現,提供生命所需的水、溫度、食物,後來有了人類,“地球是一顆很寶貴的行星”。(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