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廣州舉行許廣平120週年誕辰紀念展 五成展品為首次展出

2018年03月12日 09:1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廣州3月8日電 (蔡敏婕)廣州8日舉行許廣平120週年誕辰紀念展,展出“許廣平給魯迅、海嬰打毛衣剩下的毛線團”“宋慶齡致許廣平親筆信”等逾兩百件的照片和實物,其中有五成展品為首次展出。

  許廣平1898年出生在廣州高第街“許地”,為廣東許氏大家族之後。許廣平與魯迅甘苦與共、相濡以沫;同時具有獨立意識,緊跟時代步伐,是為中國社會、特別是婦女運動貢獻力量的社會活動家。

  “廣遠平闊—許廣平120週年誕辰紀念展”由魯迅文化基金會、廣州魯迅紀念館主辦,該展覽以“耳環”“尺素”“線團”“向日葵”四部分為切入點,講述許廣平有關叛逆、愛情、婚姻和成長的故事。

  其中,在“線團”部分,展示了許廣平製作的女紅臘團、編織的毛線襪套以及為魯迅編織的背心等。“線團”意味著家庭,許廣平在到達上海之初,希望在社會上尋找工作,但當她了解到魯迅希望她留在家裏支援自己的寫作後,在社會和家庭的兩難境地中,選擇了家庭,協助魯迅,使魯迅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廣州魯迅紀念館認為,與許廣平一起生活的10年,魯迅雖然已進入多病的晚年,但是創造力不減反增,這和許廣平的照顧和協助是分不開的。魯迅逝世後,許廣平抱著“把一切還給魯迅”的信念,賡續魯迅的事業,為保存魯迅遺物、手稿,弘揚魯迅精神,付出了巨大努力。

  許廣平選擇家庭並非妥協,而是愛得太深,兩者都是為了替社會、人類工作,相依為命,離則兩傷。

  而在“向日葵”部分展示許廣平在魯迅去世後,重返社會投入民主活動的時期,展出許廣平用過的小刀、骨質煙嘴、歷次出席活動使用的胸花布條以及鄧穎超致許廣平信等。其中,宋慶齡致許廣平親筆信為首次展出。

  魯迅與許廣平長孫、魯迅文化基金會會長周令飛在展覽上稱,10年前,他開始著手整理許廣平的手稿、筆記、照片等,並在7年前,在上海松江為其矗立了紀念墓碑,未來計劃設立魯迅家博物館。(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