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品味唐詩·邂逅宋詞·聆聽元曲—臺灣散文大家帶你感受生活之美

2018年02月28日 15:20:00來源:台灣網

  文/西離

  新書《品味唐詩:去和所有歡喜的時光相遇》《邂逅宋朝:把自己安頓在深情的歲月裏》《聆聽元曲:讓孤旅的人生有無限風景》,由臺灣著名散文家琹涵著,著名畫家毛樹來配圖,由華景時代策劃出品。

  這是一套臺灣作家和內地畫家聯手打造唯美詩詞散文:琹涵的文風清新簡約又落到實處,生活是文章的出發點,詩詞是文章的點睛之筆,水墨和詩詞自成一體,讓文章豐富、蘊味無窮。

  中國古詩詞唯美動人,意味深長,朗朗上口,我們從小就開始朗讀,甚至從開始説話,父母就像教兒歌一樣讓我們背誦詩詞。每個時代的詩詞有每個時代的特徵,唐詩、宋詞、元曲更是古詩詞中的三座大山。詩詞對於所有華夏兒女來説都是古人留給我們珍貴的禮物,像珍珠一樣熠熠生輝流傳到今。

  臺灣著名散文家琹涵女士對詩詞的研究不僅僅在於從古人身上看古人的故事,更在於把詩詞引入當下人生活的故事中、情境裏,讓詩詞活起來,來安慰今人的情緒、開懷今人的情懷。這才是文化流傳的終極意義。

  唐詩,代表大唐的氣象,表現唐人恢弘大氣、心胸開闊的情懷,唐人多天真,一如純粹的赤子,直敘胸意,暢快淋漓地表達了那一腔真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一闋景深:“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種豪邁:“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唐詩每每讀來,恰如與一段歡喜的時光相遇,宛如千古知己一相逢,讓人豪情萬丈,對生活充滿熱愛與激情。

  宋詞,一方面延續唐朝詩人的豪放,一方面發展了自身的婉約清麗。人人多能張口就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本書更多的是講述人間深情,“薄衾小枕涼天氣,乍覺別離滋味......係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宋詞一如以為多情的女子,琹涵更是抓住了宋詞的這一特點,將一個個女人的悲歡命運描寫的淋漓盡致。

  元曲,更和我們現代人接近,不僅是時間上的,更是情思境遇上的,孤獨、寂寞、遠遊或者説旅行,成為今天大眾共同面臨的問題。元曲裏孤旅的人生不僅僅有孤獨和寂寞,更多還是闊達的眼光和境界。因為行走,因為孤獨,所有更能看到無限的風景。這裡的風景不僅僅是自然界的,更多是人生的閱歷:“棄浮名去來心快哉!一笑白雲外。”“瘦馬馱詩去天涯,倦鳥呼愁村數家。 撲頭飛柳花,與人添鬢華。”越來越愛元曲,這裡有更豐富的人生。

  歷經多少事,都在詩詞中。今天的蕓蕓眾生多麼有幸遇見千百年前的古人留給我們的作品,又有幸在琹涵的文字和毛樹來的繪畫中引領我們真切的品味到詩詞的美,感受到詩詞對我們今天生活的指引,對我們心靈的慰藉。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