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西寧刺繡”:留住文化之根

2018年02月24日 15:03: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西寧2月23日電(王大千、李宛嶸)蘇、蜀、湘、粵四大名繡是我國刺繡的主要藝術流派,一代代傳承人根植于傳統文化土壤繡出了光彩世界。在相對偏遠的青藏高原,“西寧刺繡”這一極具地方文化特色的繡種也正在抽枝散葉,開出了與四大名繡不一樣的精美和繁華。

  陳玉秀,從小就喜歡看奶奶“挑花”。“親戚朋友的鞋墊,鄰家姑娘的嫁衣,都要請奶奶‘挑花’才有面子,親眼看艷麗的絲線在針尖變化成生動的花鳥,那種喜愛就在我心裏扎了根。”陳玉秀説。

  “挑花”是幾百年前發源於青藏高原河湟地區的傳統刺繡工藝,選用較粗的絲線和質地厚實的布料,以明艷的配色,民族風的圖案裝飾于鞋墊、枕套、靠墊、衣服等,經久耐看,是高原群眾生活與文化的重要表達方式。

  如何利用自己的知識把家傳的“挑花”傳承下去成了陳玉秀心頭最大的事兒。1998年從大學美術專業畢業的陳玉秀放棄“鐵飯碗”走上了創業路。她多次外出學習,回鄉走訪挖掘,想帶著“挑花”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名繡的針法和羌秀、苗秀的傳承都給我啟發,最終想到了集採四大名繡針法,融合本地‘挑花’、剪紙技藝的創新傳承路。”

  在陳玉秀學習摸索過程中,西寧市文化部門也展開了細緻調研,引導她系統整理全套工藝並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並將其命名為“西寧刺繡”。

  西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保護中心主任金青泰説,不同於蘇繡、湘繡等使用“呵氣可斷的絲線”和薄如蟬翼的繡布,西寧刺繡可廣泛用於生活用品裝飾。2013年,陳玉秀的作品獲中國文聯第十一屆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項“山花獎”,産品開始遠銷俄羅斯、美國等地。

  如今,陳玉秀已經招收數百名留守婦女、殘疾人成立公司規模化發展。“這幾年,國家對鄉土旅遊、傳統文化的重視使我對西寧刺繡的前景充滿信心。”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