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演而優則導先要有誠意

2018年02月07日 10:18:00來源:北京青年報

  黃渤導演的電影處女作日前揭開了神秘面紗。為了這個導演首秀,黃渤可謂是費盡心血,拼了全力,光是舞臺空間就搭建了3天。雖然黃渤還沒有想好電影的名字,眾人也沒有看到完整作品,但是,這種嚴苛的態度,已經讓人們對於黃渤的作品有了期待。因為人要騙自己最容易,而黃渤要過的恰恰是自己這一關。

  其實,演而優則導的明星,黃渤不是第一位,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已經有很多演員轉型導演的作品亮相,而這幾年跨界來當導演的名人也有很多,但是,這些跨界作品的品質卻並不盡如人意。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轉型和跨界的人士註定無法超越專業導演,畢竟,像姜文、張艾嘉都是從演員起步的才華橫溢的導演。但是,隨著電影的門檻越來越低,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是可以勝任導演這個頭銜的,卻忘記了當導演需要很強的專業性,需要長期不斷的努力,厚積薄發。正如吳京所説:“現在當導演的門檻只要往前邁一步就能進去,就像跳樓的人一樣,跳下去之後能不能活著回來就是另一回事了。導演是一個專業而且有技巧的事,希望大家做導演的時候要慎重。”

  由此來看,當導演的目的不是為了給自己的名頭上再加一個顯赫的標簽,而是對於電影有很深的熱愛,也有很強烈的表達願望,併為此進行了長時間的努力和學習後,才有資格踏上電影導演這條路。換句話説,導演人人都能當,但是,能夠讓人從心裏把你尊為導演,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目前中國的影視圈裏希望錦上添花,借著自己當下的名氣再貼上個導演標簽的人多,而真正想從零開始,艱辛付出的人卻並不多。對於觀眾來説,想掙錢的作品和有誠意的作品,大家一眼即可分辨,像《戰狼2》和《七十七天》,以及去年的票房黑馬《岡仁波齊》、《二十二》等,顯然都是“誠意之作”,其拍攝過程中的波折和對於生存意義的追尋,能夠直達人心。

  所以説,珍惜導演處女作的機會,做好每一個細節,才能夠讓人看到誠意,觀眾也會由此透視到作品的品質,對其産生期待,這大概就是“信任的力量”。而黃渤將自己的作品發佈會命名為“電影體驗會”,體驗的恰恰是自己的真誠。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