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慶推進三峽消落區考古 2017年發掘17443平方米

2018年02月07日 10:05:00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1日從重慶市文化遺産研究院舉辦的2017年度學術報告會上獲悉,在重慶市文物局的統一部署下,2017年地下文物保護工作取得豐碩成果。共開展5大門類、90個考古項目,其中涉外考古項目一個,主動性考古項目6個、三峽大遺址考古項目3個、三峽水庫消落考古項目19個、基本建設考古項目61個,完成調查里程719.3千米、調查面積55.45平方千米,考古發掘42505平方米。

  “三峽在每年的枯水期和豐水期之間,會有30米左右的落差區域。堤岸處由於水位的漲落易形成崩塌,一些原本埋在地下的文物也會隨之暴露出來。出於搶救目的,也為避免不法團夥進行盜墓,我們常年推進三峽消落區考古工作,此舉有利於我們及時地把歷史遺存資訊和文物搶救出來。”重慶市文化遺産研究院副院長方剛稱,消落區地下文物保護是三峽後續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峽水庫成庫後,水位季節性消漲形成大片消落區,地下文物存在安全隱患。在每年的枯水期穩步推進三峽消落區考古,可有效防止地下文物流失。

  方剛透露,2017年是重慶三峽大遺址考古成功破冰的一年,為下一步三峽地區首批大遺址保護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奠定了基礎。數據顯示,2017年重慶完成三峽庫區奉節白帝城、萬州天生城遺址、雲陽磐石城遺址3個大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共發掘面積8000余平方米。

  據介紹,位於重慶市奉節縣瞿塘峽西口長江北岸的白帝城遺址,在2017年2月至9月的考古勘探和發掘中,完成勘探面積約25000平方米,發掘面積3090平方米,清理遺跡20處,出土遺物430余件。進一步明確了“連環城”“城中城”“城外城”的空間佈局,揭露了一批南宋城防設施,同時獲取了宋元戰爭時期冷熱兵器共存的實物證據,為研究中國火藥史、火器史提供了重要依據。

  位於重慶市萬州區的萬州天生城遺址是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2月至9月,重慶市文化遺産研究院對天生城遺址開展了考古調查發掘,發掘面積3106平方米,清理揭露城墻、城門、房址、道路、排水溝、水池等各類遺跡68處。出土陶、瓷、銅、鐵及石質器物標本280余件,其中小件器物125件。本次考古工作在城址佈局與沿革方面均有所突破,首次確認了多處宋代遺存,進一步深化了人們對城址文化延續性的認識。

  重慶市文物局提供的該市地下文物保護工作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重慶考古單位共開展5大門類、90個考古項目。其中,涉外考古項目1個、主動性考古項目6個、三峽大遺址考古項目3個、三峽水庫消落區考古項目19個、基本建設考古項目61個,完成調查里程719.3千米、調查面積55.45平方千米,考古發掘42505平方米。

  方剛稱,下一步該市將推進文物活化利用工作,拓展強化保護性考古的同時促進地下文物展示利用。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