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回歸朗誦本真 濮存昕發起朗誦會在京上演

2018年02月07日 10:09:00來源:中國新聞網

  “這裡雖不能説出全部的真理,但會告訴你世界的美意”,1月31日晚,由著名演員濮存昕策劃發起的《聽見美·濮哥讀美文朗誦會》登陸保利劇院,以詩意之美點亮北京夜空。

  作為公益朗誦平臺“濮哥讀美文”全國首場線下演出,演出以“回歸語言真實,全民參與朗誦”為特色,邀請到眾多藝術家與普通朗誦愛好者共同登臺,在經典文學的浸潤中,為觀眾獻上了一晚真摯美好的朗誦盛宴。

  精緻考究的鏡框式舞臺、凹凸有致的吸音棚壁,大大小小的室內音響,演出當晚,一個高度抽象化的錄音棚被唯美還原在舞臺上。

  在這個舞臺上,朗誦會發起人濮存昕感慨稱,從古至今,美一直是人們的天然追求,少年時,正是諸多前輩大師的朗誦給予了自己美育的培養。“朗誦經典文學,讓我感受到了文學之美、聲音之美,我希望繼續做它的傳遞者,令熟悉者重溫這種美,令陌生者認識這種美。”

  為此,兩年前,濮存昕創辦了微信公號“濮哥讀美文”,秉承分享美、傳播美的使命,每週都會播放一篇濮存昕同步錄製的經典詩文,在詮釋這些作品時,濮存昕返璞歸真,拒絕華麗雕琢,以樸素本真的聲音之美收穫了近10萬粉絲,朗誦作品點擊量總計達1800萬人次,“一百餘期以來,錄音棚見證了這個節目的誕生成長,因此才有了今晚這個別致的黑匣子般的舞臺。”

  當晚詩意回蕩的空間裏,濮存昕首先登臺,為觀眾帶來了一首罕見於舞臺的長詩《魚兒三部曲》,“永不畏懼冷酷的風雪/絕不俯仰寒冬的鼻息/説罷,返身扎向水底/頭也不回地向前游去……”這首長約一千五百餘字的詩作,出自詩人食指,在濮存昕看來,它充滿了“高貴氣質”,人們在其中不但可以聽到詩歌的音律美,並且看到了一隻為理想努力拼搏的魚兒的鮮明形象。“希望借此像食指先生致敬”,濮存昕説,“他在我們這一代人心中是聖潔的詩人,對社會充滿了思考和責任,在社會意義、歷史意義和人生意義上,他啟蒙了當時的我們。”

  此外,著名演員黃宏、凱麗、師悅玲、陶虹、吳京安也次第登臺,成為詩意的播撒者。鮮見於朗誦舞臺的黃宏,以一首當代長篇敘事詩《理髮師》先聲奪人,引來觀眾深情共鳴與熱情掌聲。凱麗則以唐人張若虛的古典長詩《春江花月夜》別開生面;前一陣火爆于《演員的誕生》的陶虹,舞臺上一字一句和觀眾分享了木心的《從前慢》;師悅玲詮釋了裏爾克“誰此時孤獨,就永遠孤獨”的《秋日》;而不久前在電視劇《天下糧田》貢獻出眾表演的吳京安,則與三弦樂師穆祥徵合作呈現了老捨得散文《想北平》。

  在名家單元的最後,濮存昕二次登臺,與著名琵琶演奏家吳玉霞共同帶來了一首淋漓動人的《琵琶行》。就像在棚中錄音一樣,濮存昕坐在高腳椅上,減少肢體表演,洗去鉛華,用聲音與琵琶珠聯璧合地合作了一次。

  當晚登臺的除了眾多表演藝術家,還有《聽見美·濮哥讀美文朗誦會》還通過微信平臺邀請到一大批熱愛朗誦藝術的普通人,他們之中有才滿6歲的可愛孩童,也有年屆九旬的白髮老者。

  對此,濮存昕説,小時候跟著父親去中山音樂堂參加“星期朗誦會”的畫面始終難忘,“那時似懂非懂,但朗誦現場的氛圍已深深印刻在了腦海中”,幼年的記憶令他悟到,朗誦,通過聲音給予人美學上的啟迪是巨大的。因此,對濮存昕來説,“全民朗誦”並非一句漂亮空話,他希望通過“濮哥讀美文”的平臺切實向這個方向推進,期待定期舉辦朗誦會,邀請普通人參與進來,“在朗誦中,與打動心靈的時刻相逢。”

  演出當晚,17位經由此次演出主辦方天成語言藝術培訓中心培訓數周的朗誦愛好者,以成人組和孩童組的形式帶來了不同的篇章。

  作為本次朗誦會的主辦方,北京悅朗天成教育諮詢有限公司一直助力朗誦愛好者通過系統訓練,登上專業藝術舞臺。據悉,今年暑期,聽見美·主題朗誦會系列演出將輪番上演,讓更多的人聽見美,實現藝術夢想。(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