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劉爽鳳凰網年會演講節選:人文回歸和使命堅守

2018年02月01日 14:50:00來源:央視網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1月26日晚,一曲鳳凰味兒十足的《大風歌》,將“大FENG起兮雲飛揚——2017年度鳳凰網員工大會”推向高潮。員工大會期間,鳳凰網CEO、一點資訊董事長劉爽發表題為“大FENG起兮雲飛揚”的主旨演講。以下為演講節選。

  一、2017年鳳凰網逆流而上,砥礪前行

  鳳凰網的親們,大家下午好。

  又是一年的年會,又是鳳凰衫,依舊是破洞褲,這已經成了我的標配。有些不太了解我的朋友,總會問我為什麼喜歡穿破洞的牛仔褲?其實,它很網際網路,彰顯出一種隨性中的人性放飛,它也讓我想起堅苦樸素的童年時代,那時每次家裏給自己買新褲子,我總央求母親打上幾個補丁,覺得那樣才特有范兒……所以現在穿破洞牛仔褲,其實潛意識裏是對那個艱苦樸素、物質匱乏,但理想豐滿時代的緬懷和致敬。多年來破洞牛仔褲對我是一種激勵,也常常提示我,還有很多一輩子都穿不上華服的困難的人們。

  過去的一年,對於媒體行業來説充滿挑戰,但鳳凰網和一點資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尤其在廣告收入方面,鳳凰網逆流而上超額完成任務。面對當下新聞門戶流量上升遇到瓶頸、市場競爭異常慘烈的現狀,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與此同時,一點資訊也順利拿到《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完成了新一輪融資,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新時代、新階段。

  大家可還記得,2017年初,我們確立的戰略是就做不同,依靠鳳凰新聞客戶端、一點資訊客戶端雙輪驅動,搶佔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新聞資訊的入口。過去一年是鳳凰網戰略落地並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我們一直跟隨時代發展,在行業中站立潮頭。

  在PC時代,鳳凰網的努力與成長有目共睹,我們成功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成為全球主流強勢媒體分拆新媒體業務在主流市場上市的全球首例,我們的流量不僅在大中華區的商業網站中名列前茅,也早已超越CNN、BBC、NHK等知名網站,在全球傳統媒體網站中位居首位。伴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我們快速進行了戰略調整和業務佈局,全網各端的流量仍然保持在一流的水準。

  當越來越多的資訊流産品對人工智慧演算法過度依賴的時候,鳳凰網依然堅守理想與情懷,堅持打造高品質內容。2017年我們推出了一系列精心策劃的主題報道和專題節目,廣受好評。以“一路書香”為代表的大IP,證明了創造經濟效益和履行社會責任可以兼得。“一路書香”也成功在深圳衛視落地,對傳統電視節目內容是一個非常好的補充,因此廣電總局專門表揚了它在文化弘揚上起到的積極作用,《人民日報》也發表文章稱“節目嘉賓知行合一,感知文化背後的人文情懷,用正能量吸引觀眾,從而潛移默化激發人們在情感上的深切共鳴。”隨之而來,鳳凰網涌現了春天讀詩、未央歌、政能亮、超級成就等一系列新IP,橫跨文化、歷史、娛樂、軍事等領域,標誌著鳳凰網在內容建設上登上了一個新高度。我們每年舉辦的各項活動,從“與世界對話”到“時尚之選”,從“財經峰會”到“致敬國學”,從“科技大會”到“自媒體盛典”,成為業界垂直領域的翹楚。同時,我們連續多年舉辦“行動者聯盟”、“美麗童行”等公益活動,用實際行動投身公益事業。

  展望2018年,我們依然要堅持聚焦發展客戶端的戰略,強調公司內容、演算法、産品、技術、廣告銷售、市場等部門全方位向移動端傾斜,搶佔移動網際網路資訊入口,真正打通各平臺業務線,彼此緊密協同。

  二、品讀十九大報告溫“固”鳳凰網的使命

  有時,我也在想,為什麼鳳凰網能有今天的成績?我的答案是,鳳凰網一直在堅守自己的使命。

  所以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時刻,我想和大家談談鳳凰網的使命。談使命,就不能不談到十九大。十九大結束後,我在朋友圈發了一篇文章,分享我的感受。十九大報告內容非常冷峻、理性、前瞻,充分彰顯了我們新一代領導集體的大自信、大情懷、大智慧、大抱負。報告讀了多次,內心激動,也很受鼓舞,為什麼受鼓舞?我發現多年來鳳凰網一直堅持的十六字媒體理念——“中華情懷、全球視野、包容開放、進步力量”和十九大報告精神緊密呼應。可以説,十九大報告為我們的媒體理念注入了新的動力,為我們下一步辨識方向提供了依據。

  報告中指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我們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這正是我們一直秉持的“中華情懷”。

  報告中還指出“世界命運握在各國人民手中,人類前途繫於各國人民的抉擇。中國人民的夢想同各國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通,實現中國夢離不開和平的國際環境和穩定的國際秩序。”這最準確詮釋了“全球視野”。

  報告為我們指明瞭“包容開放”的努力目標,“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報告還特別強調了“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厲行法治”,“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報告裏還有很多推動社會進步的闡述,正是對我們在“進步力量”這方面努力的“背書”。

  自創立以來,鳳凰網就將這十六個字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理念,奉為精神圭臬。在新時代,我們更要牢記使命,堅持“就做不同”。

  三、從“和而不同”到鳳凰網的“就做不同”

  “就做不同”是我們的品牌口號。

  有的同事會問,為什麼要“就做不同”?這其實屬於老生常談。“同”代表跟隨、剽竊、模倣,在大家都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的時代,“同”,相同,還代表安全。做“同”很省力氣,沒有風險,相比之下,做“不同”太難了。

  所謂“不同”,我想可以從三個層面來闡釋。

  從個體看,人生來不同,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尊重個體“不同”,在“不同”的情況下,大家能“和”,這才是非常高的境界。

  在公司的層次,公司能有發展,能創新,能有大的變革,是因為對不同的追求。喬布斯以觸屏模式改變了手機的體驗,以軟硬體一體化的形式徹底顛覆了硬體行業。蘋果現在市值一萬億美金,他成功的核心就是追求“不同”。喬布斯説要“think different”,這樣你的産品才能“stay different”,企業才能“make a difference”。我想think different的本質,就是真正深刻地洞察用戶,抓住差異,滿足用戶差異化的需求。

  從國家層次,我們來看中國發展道路,也是截然“不同”的道路。1921年建黨,我們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做了新的發展,黨指揮槍,支部建在連上,農村包圍城市……建國以後,改革開放、撥亂反正,我們結束了蘇聯、東歐那一套計劃經濟的體制,激發了全新的活力。在過去30年,我們走自己的道路,不爭論,不折騰,聚精會神謀發展,綜合國力得到極大提升,全球矚目,向世界提供了中國方案,彰顯了中國智慧。這些都是“就做不同”在國家層面的體現。

  “就做不同”需要大自信、大勇氣、大智慧。我們的“不同”,是喬布斯式的商業不同,從産品到演算法,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擁抱“就做不同”,不僅把它當作品牌口號,也當作公司業務和産品的發展戰略,甚至我們每個人奮鬥的精神坐標。

  四、資訊流傳播的亂象與窘境

  我們如何在演算法時代踐行“就做不同”?

  我作為三個孩子的父親,在演算法時代,是非常憂慮的。我的大孩子10歲了,開始玩資訊流,我很擔心這樣的産品,會對他的成長帶來不良的影響。目前的資訊流演算法模式有很多亂象:

  第一,投其所好的推薦資訊,形成資訊的孤島化。我是國安球迷,在一個友商的APP上,我曾點擊過國安的相關新聞,它們的資訊流演算法抓取非常敏捷,開始不斷給我推送國安的新聞,甚至逐漸把我的頻道首頁變成了國安頻道。這樣下去,可想而知,我們的認知和視野,是變得更加開放寬闊,還是更加偏狹窄小?

  第二,在一些資訊流裏,充斥著大量標題黨,情緒大於理性的文章。我們動不動就能看見這樣的標題“厲害了我的什麼什麼”,“中國拳手KO日本的拳手”,“中國的坦克碾壓對手”,這樣的文章很多沒有事實依據,稿源談不上權威,更不要説邏輯敘述上有時是混亂的。這種自嗨式的民族主義傾向,會讓有識之士不安,這樣的資訊會讓我們對世界和自身的認知更深刻全面,還是更虛假浮躁?

  第三,在一些資訊流裏,還充斥著大量的偷窺、獵奇,甚至低俗的內容。這些內容可能不會立即影響你的工作和學習,但一個人總是泡在這種資訊中,在感受上,是會變得更加快樂充實,還是更加空虛沮喪?答案不言而喻。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怪象?我總結出三化。

  首先,內容生態的自媒體化。過度重視自媒體,倒逼我們要對自媒體生態進行重構,要加大機構媒體的權重。對自媒體這種標題黨、散佈謠言的現象,要依賴人工智慧、評論、分享等更多維度,進行篩查和評級。

  其次,內容分發的演算法化。過度依賴演算法,倒逼我們要對內容分發的標準做多維度評估。我們不僅要看點擊率、分享率,還要分析評論、跟貼等等維度,強化人工干預,尤其是熱點事件、突發事件、重大事件,要果斷地進行人工干預。

  最後,閱讀的社交化。無社交不閱讀,現在很多人,不要説不看主流媒體,連資訊流他都不看,只看朋友圈和微博裏的資訊,這是非常可悲的,針對這樣的現象,我們必須有所調整。

  五、演算法驅動資訊流市場的後現代憂思

  出現這些現象,背後的思潮是什麼?從人類發展歷史看,我們已經從前現代社會發展到現代社會,現代社會強調工具理性,工具理性強調的是工業化、機器化、大規模生産,和對極致效率的追求,這就導致我們如同流水線的工人一樣,時刻處於被充分動員的狀態。焦慮、亢奮、緊張,漸漸失去自我,不是人掌控機器,而是被機器奴役,這就是我們常説的人的異化,這是非常可怕的過程。在演算法資訊流時代,這樣的異化時刻在發生。由於演算法推薦唯點擊率、唯時長論,大大扭曲了我們資訊獲取的通道,使我們的閱讀體驗不再健康、平衡。

  我們必須破解,這就是我們在資訊流時代,堅持走差異化道路的原因。在演算法時代,我們必須保持後現代的憂思,必須呼喚人文精神的回歸。我希望我們每一個從事資訊流生産的員工都要保持清醒,人工智慧可以讓機器代替人寫作,可以讓機器為人量身定制資訊,可以讓機器學習人的思考,成為人的延伸。但人不能像機器一樣程式化,不能像機器一樣沒有情感,沒有價值觀。

  在這個時代,我們鳳凰人有自己的追求。既然是媒體,就應該是引領,而不是迎合,哪怕這樣的堅守,讓我們喪失部分用戶;既然是媒體,在使用演算法的時候,就應該克制而不是放縱,哪怕這樣的自律,讓我們犧牲部分用戶的使用時長。就像我在烏鎮網際網路大會上所説的,我們不會一味迎合人性的弱點,從而失去對內容價值的信仰;我們不會聲稱演算法沒有價值觀,而放棄對媒體理想的擁抱;我們不會因為網路世界低俗化的趨勢,就放逐對文明世界的追求;相反,我們一直致力於人類思想的解放,破除一切試圖在人類自由的思想世界裏腐蝕、異化的錯誤理念。我想這就是我們鳳凰網的堅守和對業界的真誠呼籲。

  六、2018年的心願

  這些年,我每年都會給自己立新志,希望在浮躁的年代做一個清醒的堅守者。

  2015年,紅包盛行,春節期間,我經歷了一場病態的搶發紅包大戰之後,感到巨大空虛,決定再也不發一個紅包,不搶一個紅包。三年過去,我做到了。

  2016年,我發現游泳非常佔時間,且缺少和他人的交流,就把十幾年的游泳習慣拋棄,改成了快走,很多時候跟同事邊走邊交流業務。很多同事氣喘吁吁,跟不上我,都開始加練。整整一年,我游泳的次數不超過十次,但堅持快走超過了兩百天。

  2017年,我覺得快走強度不夠,開始了長跑,越跑越遠,跑出了北京,跑出了國門。在巴塞羅那、布拉格、羅馬、尼斯、聖彼得堡、倫敦,都留下了我長跑的足跡。我堅信只要出發,必須到達。無論颳風下雨,甚至感冒發燒,我都盡力堅持,跑出挫折和沮喪,跑進快樂,跑向勝利。

  2018年,在演算法時代,反思過去這一年,我已經準備好了下一個志向,就是少些線上的社交,多些線下的歡聚;少些線上碎片化的資訊分享,多花些時間進行深度閱讀。今年,我給自己定下了至少要讀十本大部頭的目標,期待明年這個時候再與大家分享。

  七、邁向新征程 鳳凰網的人文回歸和使命堅守

  最近我看到幾張關於紅軍長征的圖片,很受觸動。紅軍長征時,毛澤東才41歲,紅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36歲,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28歲。他們那時的年齡,跟我們現在大多數主編、經理、總監、副總監差不多。但他們渡過了湘江,渡赤水,翻過了雪山,走過了草地,不僅忍受著巨大的生理挑戰,還經歷了和親人的生離死別,一切都是為了一個遠大的理想,砥礪前行。重溫長征歲月,重新體會他們所經歷的磨難,對我們未來有更新的啟示。咱們有的骨幹,遇到一些KPI考核,遇到壓力就沮喪,遇到一些競爭對手的新舉措就動搖,遇到一些預算投入的困難就怨天尤人,與他們在生與死面前的抉擇,在困境中的奮爭相比,我們眼前的這點困難,又算得了什麼?

  前幾天,我在天津參加政協會議,在天津百年政協俱樂部的墻上看到一張圖片,圖中的建築是天津警察局,一百年前,周恩來和馬駿同志這兩位中共的創建者,因為學潮、反帝、反封建的活動被關押在此。他們在20齣頭的年齡,以自己偉大的抗爭,書寫了壯麗的青春詩篇。現在馬駿的第四代傳人馬迪就坐在我們中間,他在一線負責我們的演算法工作。

  今天的中國,沒有了帝國主義的欺辱,沒有了山河破碎的切膚之痛,我們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如同十九大報告裏闡述的: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具體在我們網路媒體的工作上,我們面對的是廣大用戶日益增長的對專業、權威、可信賴的新聞(我們提出的“有料”)和對精良製作、有營養、有價值內容(我們提出的“有品”)的消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就做不同,有料有品,就是我們的人文回歸。毫不誇張地説,我們的內容和演算法工作,如何真正完美的建立起良好的內容生態,如何更有效率的發佈資訊,如何篩查出標題黨、謠言、低俗的內容,這直接影響到我們千千萬萬的用戶。一個人每天看什麼樣的新聞,獲取什麼樣的資訊,決定了他的視野、認知和情操;一個民族被什麼樣的資訊所環抱,決定了這個民族的素質和競爭力,當然也影響到偉大復興的進程。我曾多次訪問臺灣,從臺灣的媒體生態,我就能充分地感知,在兩岸的比拼中,臺灣為什麼會衰落。最近一次赴臺,我打開電視,驚愕地發現,一位臺灣名廚因婚外情開房曝光被迫召開的記者發佈會,居然讓臺灣幾家主要電視臺中斷常態新聞,進行長達兩三個小時的直播。可以想像這個媒體生態墮落到了什麼樣的地步,看這種新聞、在這種新聞生態下長大的孩子,會是什麼樣的視野?什麼樣的品格?未來能有什麼競爭力?我們可千萬別滑落到這個地步。

  跟百年前相比,時代變遷了,社會的主要矛盾變化了,但理想旗幟不能褪色,媒體的責任依然重如泰山。我們必須扛起理想的旗幟,對我們所肩負的使命,心存謙卑,不敢懈怠。最後,我想引用習近平主席歷經歲月錘鍊,對苦難和奮鬥有深刻體會的一段話,與諸位共勉,“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

  新時代、新思想、新征程、新輝煌,讓我們鳳凰網的兄弟姐妹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風雨同舟,走向勝利。

[責任編輯:張玲]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