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河南安陽殷墟新發現商代晚期大型鑄銅遺址

2018年01月26日 15:23: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鄭州1月25日電(記者 桂娟)近日,考古人員在著名的河南安陽殷墟遺址最南部,新發現一處面積近5000平方米的大型鑄銅遺址,出土商代陶范3000多塊,對於研究商代晚期青銅鑄造技術和社會面貌等具有重要價值。

  新發現的任家莊南地鑄銅遺址北距殷墟宮殿區2.4千米,是繼殷墟孝民屯、苗圃北地、安陽縣辛店鑄銅遺址後發現的又一大型商代晚期鑄銅遺址。

  “居址、道路、灰坑、鑄銅遺跡、墓葬等互相疊壓,是殷墟時期‘居、葬和生産三合一’社會形態的真實表現。”考古隊領隊、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孔德銘説,“它是殷墟發現最南端的鑄銅遺址,為研究殷墟南區佈局、範圍和文化內涵提供了新資料。”

  孔德銘説,這一遺址以鑄造青銅禮器為主,但銅泡、車馬器類陶范的發現,説明它同時還兼鑄車馬器,這在殷墟其他鑄銅遺址中很少見。

  他介紹説,該遺址面積大、內涵豐富,陶模、陶范、製作工具、熔爐、澄泥池、操作間等鑄銅遺址的各種要素都有發現。

  出土的陶范數量多、分佈範圍廣,大部分是外范,以觚、爵、鼎、斝等種類為主,紋飾有乳釘紋、雲雷紋、饕餮紋、龍紋等,涵蓋了殷墟時期的主要紋飾。

  發掘顯示,這一鑄銅遺址時代為殷墟三期、四期,它規劃清晰、功能分區明確。西部以熔銅、鑄造為主,在澆鑄完成後,就地敲碎陶范取走銅器,銅范則遺棄在灰坑中。東部主要是陶模、陶范製作區以及鑄銅工匠的居住區和管理區。

  東、西兩部之間分佈著與鑄銅遺址有關的商代墓葬63座,出土各類器物400余件套,如鼎、觚、爵、簋等青銅禮器和戈、矛等兵器,其中十幾座墓葬中出土了一批磨石、青銅削、骨器等與青銅鑄造制模、制范及銅器後期加工等有關的工具,專家推測這些墓葬的主人是鑄銅工匠。

  由於遺址北側、東側都被現有建築、道路等佔壓,尚未找到邊界,孔德銘推測整個鑄銅遺址面積接近10000平方米。他表示,下一步將進行考古鑽探、調查,摸清遺址的範圍。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