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類綜藝節目如何創新

2018年01月26日 14:39:00來源:人民日報

  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勃興是2017年國內電視熒屏最大的亮點之一。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國內各大電視臺和視頻網站推出的文化類綜藝節目數量超過50檔,其中既包括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也包括一些地方衛視推出的優秀節目,如湖南衛視的《兒行千里》、江蘇衛視的《閱讀·閱美》、北京衛視的《非凡匠心》等。這些節目為電視熒屏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同時也成為中華文化當代化、大眾化傳播的重要載體。

  然而,另一個問題也同時出現——即使在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口碑和社會影響力日趨走高的情況下,其收視效果仍遠遠無法與娛樂類綜藝節目相比,收視壓力給文化類綜藝節目的長期發展設置了現實困境。如何把博大的中華文化更好地融入當下生活,並且找到恰當的電視化表達方式,已經成為擺在從業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文化類綜藝節目在2017年的大爆發不是沒有原因的,政策調控為文化類節目的興起創造了非常有利的環境。”樂正傳媒研發諮詢總監彭侃説。2017年1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要求創作要“善於從中華文化資源寶庫中提煉題材、獲取靈感、汲取養分”;2017年7月,廣電總局下發《關於把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辦成講導向、有文化的傳播平臺的通知》,要求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要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挖掘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資源,結合新的時代特點和實踐要求,製作播出更多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文化厚度的文化類節目”。

  但隨著《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節目火爆熒屏,越來越多的“跟風”節目也紛紛涌現,各種主打“朗讀”的節目和“大會體”節目出現在各大電視臺,觀眾對這類節目的審美疲勞也開始出現。

  “文化類綜藝節目創新最難的就在於,它不像娛樂類綜藝節目那樣有很多國外成熟模式可以借鑒,另外,文化類綜藝節目對觀眾的文化和教育背景是有一定要求的,不像娛樂類節目那樣具有先天的親和力。”一位文化類綜藝節目製片人説,“但所有文化類節目都面臨的困境在於,電視臺對節目的收視率考核是很殘酷的,在有的電視臺,出於對廣告收益的考核要求,收視率排名靠後的節目會被直接拿下,一些文化類綜藝節目則難以倖免。”

  業內人士認為,文化類綜藝節目要走出同質化、低收視的困境,首先還是要在內容和形式創新上有所突破,讓人們印象中“高冷”的文化真正具有觀賞樂趣,讓觀眾産生共鳴和參與感。“比如《國家寶藏》就用大眾較為喜聞樂見的‘趣聞軼事’視角解讀國寶,做到了既有史有據,也生動有趣。”彭侃説。

  另外,專家也指出,現有的文化類節目在內容上僅限于字詞、成語、詩歌等文學類文化類型,內容開掘上較為單一,有待於對更寬的文化類型範疇進行開掘。

  近期央視四套推出的《環球影迷大會》在這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節目以來自世界各國的電影愛好者為主角,設置多個競賽環節考察選手們的電影知識,通過激烈的競爭彰顯電影文化的魅力以及中國電影的美學體系,展現了近年來中國電影和中國文化大發展的巨大成就。

  節目中,影迷們來自世界各國各行各業,代表著不同的年齡層次:“50後”阿姨張磊晶被影迷們稱為“移動的電影百科全書”,從小就愛看電影的她,退休後索性把中國電影資料館的影院當成了自己第二個家,也因此成了電影資料館的名人;23歲的劉奕承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攻讀碩士,他從2008年開始收藏自己看過的電影票根,到現在,他收藏的票根已經超過1000張;義大利小夥子楊力2009年來到中國,娶了中國妻子,愛上了中國文化,一起看電影成了夫妻倆經典的約會方式……

  “中國電影的市場規模和世界影響力已經今非昔比,觀眾對中國電影的貢獻功不可沒。從觀眾的角度來做這樣一期節目,傳播中國電影文化,在央視四套這個國際平臺釋放中國電影的影響力,既是觀眾喜聞樂見的,也是非常有文化意義的。”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説。

  彭侃還認為,文化類綜藝節目在節目模式的創新上也應進一步發力。“成功的綜藝節目無一例外都有層次分明而簡潔的節目模式,文化類綜藝也不例外。節目中,必須要有標誌性的視覺元素,構成受眾的記憶點,例如《詩書中華》裏的‘曲水流觴’舞臺,《世界聽我説》裏的金字塔排位和360度環形舞臺等。”

  此外,不少從業者還表示,電視臺在對節目的考核方面應摒棄收視率單向度標準,尤其對於文化內涵高的電視節目來説,節目熱度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蓄積,節目的文化影響力也是收視率難以衡量的。因此,科學、綜合的電視節目考核體系亟待建立。(記者 劉陽)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