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非遺代表作評審:傳承成關鍵詞

2018年01月26日 14:30:00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7年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第12屆常會在韓國濟州島閉幕。本屆會議決定將3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6個項目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筆者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獲知,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的33個項目包括義大利那不勒斯披薩製造工藝、德國管風琴製造工藝和音樂、瑞士巴塞爾狂歡節、秘魯科龍戈水資源管理調節方法等;6個入選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項目包括土耳其口哨語言、摩洛哥高阿特拉斯山區武術舞蹈等。這些非遺項目的入選得益於各國對傳統文化的重視,能夠榜上有名也是對所在國各級政府、部門及社群在保存非物質文化遺産方面不懈努力的肯定。申遺的最終目的是保護與傳承,值得欣慰的是,入選各國都在積極探索和落實著這項工作。

  加大傳承人保護力度

  非遺保護説到底是對非遺傳承人的搶救和保護,此次“上榜”非遺名錄的很多國家,都通過培訓傳承人等措施,加大對傳承人的保護力度。

  模里西斯羅德里格斯島的Sega tambour表演活力十足,混合了音樂、歌曲、舞蹈等表演形式,盛行于全島。它是化解衝突、促進社會交往、強化文化紐帶的重要形式,被視為島上社區歷史的象徵。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島上成立的數個社團致力於對這一傳統尤其是對傳承人的保護,相關知識和技能通過模倣、觀察和傳承人收徒的形式得以傳承。

  越南中部發牌唱曲藝術是一種多元化藝術形式,結合了音樂、詩歌、表演、繪畫和文學元素。其傳承人和實踐者包括表演者、制卡藝術家和小屋製作藝術家等。表演者及其家屬在傳承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越南政府也高度重視對傳承人的保護,鼓勵他們通過俱樂部、學校和協會傳播知識與技能。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

  非遺保護不僅是政府部門和相關從業者的責任,也需要學術界、教育界、新聞媒體界以及社會資本、行業協會等的積極參與。成立非遺保護協會等專業機構,動員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成為此次入選國家開展保護工作的重要招數之一。

  磨坊和磨坊主技藝在荷蘭有著重要的社會和文化功能。此次入選的荷蘭風車和水車磨坊工藝包括磨坊的操作和保養所需的知識和技能。磨坊主在相關文化歷史的傳承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成立於1972年的磨坊主志願者協會為對這一技藝感興趣的人提供培訓和後續支援,在非遺保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斯洛維尼亞驅魔迎福的化裝舞是在獻主節和大齋首日之間表演的舞蹈。人們成群結隊,打扮成魔鬼,一起揮著木棍,搖著鈴鐺,圍著戶主跳舞。博物館、學校等社會力量在保護傳承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一些正式的學校課程和非正式的輔導講習班幫助人們學習這一傳統文化。

  巴塞爾狂歡節是瑞士最大的嘉年華活動,形式包括遊行、音樂會和燈籠展覽。狂歡節社團長期舉辦各類活動,鼓勵下一代參與。

  推動文化産業發展

  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在保護的前提下進行合理利用,可以推動非遺更好地融入社會、融入民眾、融入生活,實現可持續發展。本次入選國家立足傳承、注重利用,在非遺保護傳承與文化産業發展相結合方面做出可貴探索。

  巴拿馬傳統手繪草帽的手工製作和植物纖維處理工藝此次被列入名錄。巴拿馬傳統手繪草帽用在熱帶氣候下生長的天然植物的纖維製作而成,使用世代相傳的手工技藝。這種帽子主要産于科克萊、埃雷拉、洛斯桑托斯和貝拉瓜斯等省份。手繪草帽由圈數確定品質,一般為15圈或以下,高品質的可達16圈至24圈,圈數越多表示越精細、越昂貴。巴拿馬工商部有關人員表示,這些流程和工藝代代相傳,巴拿馬政府通過開拓手工製品市場、舉行展銷會、舉辦相關競賽等多種措施,積極推動傳統文化的市場化發展。

  德國管風琴文化歷史悠久,根據德國世界文化遺産委員會提供的數據,目前共有超過5萬架管風琴分佈在德國各地的教堂和音樂場館。德國除擁有約400個管風琴製作坊、2800名職業管風琴技師、3500名全職專業演奏人員以及數量眾多的業餘管風琴音樂家,還有管風琴製造企業約400家、從業人員2800多人。這些企業製造的管風琴銷往世界各國,得到廣泛認可。(禾澤)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