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魯豫《偶遇》:誰的人生不是一堆麻煩

2018年01月23日 10:27:00來源:中國青年報

  陳魯豫打破了“不再出書”的承諾,在《心相約》後時隔15年,于近日出版了新書《偶遇》。

  《偶遇》是魯豫與觀眾的69封信件對答。在2016年以前,魯豫作為主持人,更多的是聆聽;而在這本書裏,魯豫像一個老朋友,47歲的她用自己的人生經驗來回應形形色色的困擾。

  書中大多是年輕人最關注、最普遍、最困惑的問題:“我享受獨身,註定將來就老無所依?”“和‘作女’談戀愛是種什麼體驗”“租房還是買房,人生永遠有另外一種活法”“與比自己小的男人在一起會幸福嗎”“開放式關係是個什麼鬼”……

  而魯豫的回答也常有“語錄”:“愛情可以任性,因為愛情是‘我相信’,但婚姻是‘我願意’,透著隱忍、堅持,當然還有辛苦。”“我鼓勵為了愛盡力,但不鼓勵為了愛發瘋。生活中,愛不是全部,這一點我也在慢慢地接受和學習,所以千萬不要為了愛放棄生活。”

  “我跟大家聊,並不是去解決什麼問題,人有的時候就是需要跟別人説,需要有人聽,這可能本身就是最大的意義了。”魯豫説,“其實,哪有什麼解決方案,誰的人生不是一堆麻煩?”

  2017年,魯豫説自己最大的變化是“愛哭”了。以前做節目,當嘉賓講到動情處熱淚盈眶,現場觀眾甚至工作人員都會跟著流淚,只有她哭不出來,“著急、慚愧,懷疑自己要麼太過理性,要麼就是冷漠”。可是,當她一個人回到家裏,任何一點小事又有可能讓自己感觸落淚——“我知道我只是不善於在公眾面前表達自己的情感”。

  2017年在大庭廣眾之下,魯豫的眼淚來得猝不及防。採訪霍建華,他説宣佈戀情當晚,和林心如手拉手去臺北最熱鬧的火鍋店吃飯,就這樣一個簡單的描述,魯豫就哭了。在《我是演説家》的舞臺上,一個年輕記者講到,淩晨4點,那些住在地下室卻依然樂觀的年輕人還在打拼,魯豫又哭得稀裏嘩啦。

  於是,在拍攝《偶遇》的封面照片時,魯豫突發奇想,想要一張流淚的照片,表情不要悲苦,只是默默流淚,有淚,但溫暖。魯豫請教一個“老戲骨”朋友,怎麼面對鏡頭流出真誠的眼淚。朋友告訴她,你就靜靜醞釀,讓鏡頭耐心捕捉,不要計較有沒有眼淚,心裏有比擠出來有力量。

  拍攝那天,魯豫放著一首《Someone Like You》,這是英國女歌手阿黛爾在聽説前男友結婚的消息後寫下的歌曲。“我心裏並沒有那些前塵往事、新仇舊恨,但眼淚就那麼不知不覺地流了下來。”魯豫説。

  從1995年開始,魯豫看每一期的《名利場》雜誌,雜誌的最後一頁總是“普魯斯特問卷”。問卷由一系列問題組成,包括被提問者的生活、思想、價值觀及人生經驗等。《追憶似水年華》作者馬塞爾·普魯斯特並不是這份問卷的發明者,但這份問卷因為他特別的答案而出名。

  問卷中有一個問題是“誰是你今生至愛”。有一個人回答他的人生至愛是愛犬,而不是自己的愛人,魯豫震驚了:“我難過又恐懼地想,難道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慢慢失去對愛情的相信和渴望的過程嗎?”

  每一年,魯豫都會認真地重新填一遍普魯斯特問卷,關於人生至愛,她的答案有過變化,但始終清清楚楚。

  在被出版社催著交稿的那天,魯豫溜出去看了電影《至暗時刻》。她又為丘吉爾夫人的一段臺詞哭了。丘吉爾夫人説:“我想悔婚的真正原因,是因為我知道就算是那個時候,他也會把民眾的福祉放在首位,不過這樣會成為一個年輕姑娘的心病,擔心自己在他的心目中永遠排第二。”

  魯豫感嘆,再獨立、自我、任性的女性,遇到她認為值得的人,即便對方把自己放在第二位,也能接受,換做是我,我也可以,“不需要對方是丘吉爾,只需要我足夠愛他”。

  “這本書解決不了情感問題,但它可以讓你在人生的至暗時刻感受到陪伴。”魯豫説。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