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曹建平:中國馬戲蓬勃發展需要加快表演平臺建設

2018年01月23日 09:55:00來源:新華社

  中國廣州雜技團團長、第42屆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評委曹建平19日在此間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雜技實力雄厚,深受民眾喜愛,應該加快表演平臺建設,在國內創建更多固定表演場地和馬戲節、雜技節,讓民眾有更多機會觀賞這一闔家歡的藝術表演形式。

  第42屆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于1月18日至28日舉行。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160名演員為觀眾表演30個節目,角逐馬戲節最高獎項“金小丑”獎。

  在2018“中國-歐盟旅遊年”開幕之際,主辦方特意邀請多個中國雜技節目前來競技,包括上海雜技團的《突破-抖杠》和《攀登-集體造型》兩個保留節目、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雜技團的經典節目《五人踢碗》以及個人參賽節目《女子軟鋼絲》等。

  曹建平説,中國雜技一向以技術優勢見長,挑戰高難技術是我們的強項,在集體項目上優勢更明顯,此次參賽的中國節目都經過千錘百煉,水準很高。

  她説,上海雜技團在抖杠表演中不斷突破自我,連蹦本是中國雜技不擅長的領域,但演員們挑戰極限,實現連續直體翻轉和旋翻,這對演員配合度、精準度和平衡感要求極高。《五人踢碗》技術純熟,民族風情濃郁,在國際舞臺上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多元文化和中國雜技的高水準。

  曹建平説,蒙特卡洛馬戲節的入選節目品質非常高,傳統與創新並重,不少節目完美融合了現代審美與雜技技巧,“在挑戰高難度技術的同時也向審美意境挑戰,並且演員表現力十分豐富,藝術感染力很強”。

  她認為,中國雜技不應該局限于已有形式,要學習國外尤其是西方節目表現出的意境和創造性,開發更多新形式和項目。

  在曹建平看來,馬戲、雜技表演不受文化、背景、年齡等限制,是老少咸宜、雅俗共賞的藝術形式,應該擁有更多市場空間,中國需要加快演出場地和平臺建設,“讓馬戲、雜技表演有固定場地和表演時間段,讓觀眾知道到哪可以看到演出”。

  她説,目前中國馬戲行業發展迅速,並在2013年創建了中國國際馬戲節,希望馬戲節、雜技節可以走進更多城市,讓民眾在冬天、陰雨天時能夠全家共用馬戲帶來的歡樂。

  此外,她呼籲在雜技演員的文化學習、培養和深造方面加強扶持力度。雜技表演容易受傷,又是青春職業,期望可通過與體育院校合作等多種形式加強演員的文化教育,不僅能進一步提升演員表演水準,也給其未來發展提供更多機會。“中國雜技表演人才濟濟,也擁有練習雜技的傳統,如果能進一步解決演員的後顧之憂,中國雜技的發展前景將非常廣闊。”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