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華人家庭文化傳承節目《謝謝了,我的家》首播

2018年01月08日 09:15: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全球華人家庭文化傳承為訴求的新節目《謝謝了,我的家》1月6日晚在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首播,以樸實的故事展現華人家庭傳承的精神價值。

  首期節目中,朱德之孫朱和平、汪曾祺之子汪朗、魯迅之孫周令飛、邊防軍人張旭蕾分享了他們的人生經歷和家庭故事。

  作為朱德後人,朱和平表示,將繼續傳承“立德樹人、勤儉持家”的家風,這不僅凝聚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也是中國共産黨人所形成的紅色文化內涵。他談到,爺爺、奶奶雖已離開40多年,但他們的音容笑貌一直留存在自己腦海;如果老一輩能夠了解國家和民族取得今天的成績,相信會感到非常欣慰。

  汪朗回憶,他記憶中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父親汪曾祺站在陽臺上對他喊的“吃飯啦”。汪朗説,父親汪曾祺面對生活的困難,總能保持樂觀。對於家風,他的理解是認真做事、平等待人,不管是對待家人、還是外人,都應該做到這樣。

  周令飛談到,爺爺對他生活影響最大的一句話是“忘記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塗蟲”。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因為背負著“魯迅孫子”的標簽和祖父的名聲,周令飛感到如芒在背,父親周海嬰也一度活得很克制,“夾著尾巴做人”。

  周令飛希望後代不要背負太大壓力,每天都過得開心,同時,永遠記住他們的家人——魯迅。

  張旭蕾受父親、中國紅其拉甫邊檢站第一任站長張玉貴影響,成為一名邊防軍人。她説,父親那句“人總是在淚水中成長的,但千萬不能被淚水所淹沒”成就了今天的她,希望後人也能傳承這一堅忍、擔當、忍耐、正直的家風。

  據悉,《謝謝了,我的家》將通過12期、每期60分鐘的節目,講述54位不同身份、不同命運的華人的家庭故事,展現多樣的人生活法、處世哲學和中華氣質。

  後續節目中,孔子第77代孫孔德墉,美籍華人、刑事鑒識專家李昌鈺,著名主持人倪萍等將分享家庭故事,傳承華夏親情。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