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上海醫療機構護士撰寫劇本拍科普微電影 避免兒童意外傷害

2018年01月08日 08:55: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1月7日電 (記者 陳靜)4到12歲的孩子活潑好動,好奇心爆棚,最容易發生意外傷害。在中國,由醫務人員主導、針對兒童意外傷害預防與緊急處理、生動直觀的科普活動剛剛起步。

  7日,中國醫療機構護理人員根據相關課題研究結果及親身經歷的病例撰寫劇本的微電影《哎呀,飛飛受傷了!》招募小演員。這部時長約20分鐘的微電影春節後將開機拍攝,有望于暑期上映。由護理人員撰寫劇本、拍攝意外傷害預防等知識的微電影此前尚未有過先例報道。

  當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主辦的“兒童意外傷害預防科普講座”舉行。

  據介紹,近年來,新華醫院兒童骨科年門診量在4~5萬人次,是上海醫療量最大的兒童骨科專業之一。兒骨科團隊統計了自2012年以來5年間數據,進行兒童意外傷害的課題研究。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兒童骨科護士長趙艷君告訴記者,兒骨科的護士們根據課題研究成果,經專家效度,同時結合日常工作中接觸的病例,撰寫了劇本。

  據悉,這部微電影以小動物扮演的形式,通過小演員們的演繹,在不同的場景中對意外傷害知識進行科普,以加強家庭對兒童意外傷害的防範意識,並普及相關急救處理知識。作為上海市科委2017年“預防兒童意外傷害,為孩子創造健康未來”科普項目負責人,趙艷君表示,這部兼具科學性和指導性的微電影旨在從創傷角度讓孩子直觀了解如何預防意外傷害,一旦發生意外傷害如何自助、自救。

  曾在美國進修的趙艷君告訴記者,在國外,醫院兒童骨科科普形式多樣,有視頻、有模擬實驗。回國後,一些觸目驚心的案例令其動容。採訪中,趙艷君表示,一個16個月大的孩子在意外傷害中上臂被碾壓,醫生經過5到6小時手術救治希望能夠保住孩子的上臂。在另一起意外傷害中,一個孩子從5樓墜落,終生高位截癱。

  身為年輕的母親,趙艷君説,如果人們能早些了解意外傷害的預防等知識,或許悲劇不會發生。她認為,以微電影形式,能讓兒童等在輕鬆的氛圍中了解意外傷害的發生過程,以及意外傷害發生後的處理方法。同時,使用動物造型情景劇形式可改變傳統宣教模式,將讓知識深入人心。

  當日,70多名孩子參加了演員招募。趙艷君希望微電影未來能夠進入幼兒園和學校,更深入、直接地傳播知識,讓更多的孩子得到相關教育。

  據了解,在意外傷害中,肢體骨折數量相對校多,而墜落、車禍等意外傷害造成的後果更為嚴重。趙艷君説,其所在護理團隊未來還計劃拍攝系列微電影,從多種意外傷害角度進行科普。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