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進公共圖書館 享受基本文化權益

2018年01月02日 10:34:00來源:北京青年報

  昨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正式實施的第一天。文化部副部長楊志今曾經對媒體説,公共圖書館法通篇貫穿著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這條主線,堅持均衡發展的原則,將推動、引導、服務全民閱讀作為重要任務,用法治思維、法治手段來推動公共圖書館實現和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

  在這項法律的背後,是中國對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的重視,從北京到西藏,從都市到鄉村,各級政府都在推動著以公共圖書館為代表的公共文化事業。每一位國人都可以在公共圖書館裏了解中國的古今未來事,蕩滌自己的心靈,在與書本的心靈溝通中,樹立文化自信。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實施第一天

  走進國圖 親近《四庫全書》

  本報訊(記者 王岩)國家圖書館的鎮館之寶——《四庫全書》昨天向公眾一露真容。元旦一早,工作人員拉起了平時遮擋四庫全書庫房的防火幕墻,讓專程趕來的愛書人得以在玻璃門前以最近的距離親近《四庫全書》併合影留念。據介紹,上次得見《四庫全書》還是在2008年。

  昨天“觀四庫抄經典”體驗活動在國家圖書館總館北區稽古廳舉行,時間從上午9時持續至下午3時。稽古廳是為文津閣《四庫全書》專門建立的藏書庫,讀者可以最近距離地親近《四庫全書》,透過最後一層專藏庫玻璃門,一覽氣勢恢宏、完整陳列的《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成書于清代乾隆年間,編修歷史十餘年,徵集圖書一萬二千二百餘種,參與編修學者三百六十余人,抄寫人員近四千人,收錄典籍三千四百餘種、七萬九千余卷,裝訂成冊三萬六千余冊,抄錄約七億字,抄錄七部分藏南北七閣。文津閣《四庫全書》是現存四部《四庫全書》中,唯一一部原架、原函、原書一體保存的珍品。

  現場的小朋友在家長的帶領下,臨摹描寫高倣複製的《四庫全書》本《論語·學而》《荀子·勸學》《詩經·關雎》段落。同時,《四庫全書》主題展在稽古廳內舉辦,展出了《四庫全書》相關文獻,其中《欽定四庫全書排架圖》等珍貴資料為首次展出。讀者可以從展覽中了解“四庫”知識,感受先賢智者們為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而作出的卓越貢獻。

  昨天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正式實施的日子。國家圖書館館長、中國圖書館學會理事長韓永進通過網路直播(央視網)方式帶領讀者走進國家圖書館,向全國讀者全面介紹了國家圖書館各類到館服務和數字圖書館遠端服務,倡導廣大讀者了解圖書館、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共建書香社會。攝影/本報記者 王曉溪

  現場

  抄寫《四庫全書》 國圖館長給小朋友“點讚”

  2018年的第一天,微信公眾號“教育圓桌”的30個會員家庭走進國家圖書館,不僅親眼見到了館藏的文津閣《四庫全書》,小粉絲們還親筆抄寫其中片段,用親近國家寶藏的方式度過元旦。親臨現場的國圖館長韓永進誇獎小粉絲書法有范兒。

  “教育圓桌”元旦這天組織這樣的活動,是因為昨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實施的第一天。國家圖書館是世界藏書規模第三、亞洲第一的圖書館,也是世界最大的漢語文獻收藏地。昨天上午,30個圓桌會員家庭齊聚國圖的“稽古廳”,隔著玻璃墻看到,恒溫恒濕的庫房裏擺放著128個朱紅色書架,6144個書函整齊擺放在上面,大人孩子們都紛紛與之合影。“這些就是經、史、子、集嗎?”一位四年級的小粉絲問他的父母。

  國圖工作人員專門為大家介紹文津閣《四庫全書》的編纂由起、經過和歷史故事後,小粉絲每人領到一頁字帖,拿起硬筆或軟筆開始臨摹,臨摹的內容是《詩經·關雎》《論語·學而》《荀子·勸學》中的片段。“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10歲女生柯月盈手握毛筆,挺直背脊,一筆一畫地臨摹下來。此時親臨活動現場的國圖館長韓永進看到這一幕,連誇她姿勢端正,筆勢規範,並指著字帖上的字問是否認得。除了個別繁體字,柯月盈逐字念了出來,韓館長連聲誇讚。聽柯月盈説她就讀的石油二小開了書法課,“我是班裏寫得最好的”,韓館長表示,小學開書法課,傳承文化傳統,真是一件大好事。

  旁邊,一年級男生王子華正在用硬筆臨摹《詩經·關雎》。雖然筆法生澀,但興趣盎然。他的媽媽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他們一家剛從國外回國,王子華小時候家裏對他的中文學習一直抓得很緊,剛回國就給他報了書法班,“今天的活動是他主動要來的”。文/本報記者 雷嘉 攝影/本報記者 崔峻

  相關新聞

  “走進新時代的圖書館”系列活動亮相國圖

  本報訊(記者 王岩)為迎接《公共圖書館法》正式實施,“走進新時代的圖書館——向經典致敬”讀書周亮相國家圖書館。首先亮相的是“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首批圖書出版”系列活動之《百部經典》主題展覽。

  《百部經典》由著名學者、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袁行霈擔任主編,遴選中華傳統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100部經典,萃取精華、賦予新意,深入淺出地進行解讀。首批10部包括《周易》《尚書》《詩經》《論語》《孟子》《老子》《莊子》《管子》《孫子兵法》《史記》。編纂委員會副主任、國家圖書館館長韓永進表示,《百部經典》的目標是立足精選精編,舉名家之力,力爭編出一套思想性、學術性與大眾性統一的讀本,使之成為廣泛認同、傳之久遠的範本。

  《百部經典》視頻課程和圖書試讀,採用多終端同步專題服務、線上線下互動體驗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在“國圖公開課”網站製作主題活動頁面,發佈首批10種圖書和相關視頻學習課程。

  與此同時,“文津經典誦讀”五週年回顧展在國圖北區開幕。展覽分為中華經典再現、古代詩詞遊戲、新媒體視聽、交互體驗區五個展示區域,藝術化、多形式地展示“文津經典誦讀”五年來的工作成果,引領大眾賞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覽還通過經典文學作品選段,枚舉古人吟詩作賦的遊戲,以多重形態的行酒令為例,展現古代文人的雅趣,激發讀者對詩詞學習的興趣。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