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親情滿桃園 “親情中華”第四次臺灣巡演拉開帷幕

2017年11月01日 09:41:00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桃園10月31日電 (記者 申亞欣)“難忘今宵,親情滿桃園”。由玻璃與金屬交織構築的桃園展演中心,今晚燈光璀璨,星光閃爍,迎來“親情中華”藝術團第四次走進臺灣,為現場的觀眾帶來了一場高水準的演出。

  “親情中華·歡聚臺灣”由兩岸共同打造,中國僑聯、山西省僑聯、晉城市人民政府和臺灣“中國青年大陸研究文教基金會”、臺灣中華僑聯總會聯合主辦。

  “演出票在開場兩周前就已經告罄,直到演出開始前還不斷有民眾過來問有無余票。‘親情中華’藝術團在臺灣已經形成品牌。”臺灣“中國青年大陸研究文教基金會”新北總幹事洪明輝告訴記者,能看到這麼精彩的演出非常難得。

  兩岸同根同源、血脈相連,“親情中華”連接起一家親的情緣。正如藝術團團長、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部長劉奇所言:“這場演出,不僅僅是藝術與文化交流,更傳遞著濃濃的親情,傳遞著大陸同胞對臺灣鄉親的問候和祝福。”

  演出在熱情洋溢、紅紅火火的開場舞蹈《福運歡歌》中歡快開演,整場演出融合舞蹈、聲樂、戲曲、雜技、詩朗誦等多種藝術形式。

  《團扇舞》款款碎步、魚貫而出,充分表現出妙齡女子的婀娜多姿、流連生香;《水袖與髯口》將戲曲中的水袖、髯口與舞蹈完美結合,精彩紛呈,掌聲不絕於耳,展示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中國鐵路文工團王強表演的雜技《晃管》曾榮獲布達佩斯國際馬戲節的金獎,節目動作驚險刺激、動人心魄,贏得現場一次又一次掌聲。張冰冰、林琦表演的雜技《高桿》,高空轉身、上下翻騰,充分展現出雜技藝術的力與美。

  “石榴山上哎長石榴哎,紅豆嶺上挂紅豆哎。”金鐘獎獲得者、中央民族樂團演員周韡演唱的《山歌唱出好兆頭》,旋律歡快、曲調優美、飽含深情。中國鐵路文工團組合山丹、包連鎖演唱蒙古族歌曲《黑駿馬》《天堂》,曲調悠揚;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鄭咏被西方媒體盛讚為“東方的崛起”,她演唱《我親愛的爸爸》《今夜無眠》,用嫺熟華麗的美聲唱法將整場演出推向最高潮。

  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副部長邢硯莊已經是第四次隨團來臺灣,談到此次演出,邢研莊介紹説,此次演出與前幾次相比,民族特色更加鮮明,傳統文化更加突出,涵蓋中國五大戲曲的四種:京劇、越劇、黃梅戲、豫劇,還有幾近失傳的戲曲劇種。

  來自山西晉城的上黨邦子領軍人物陳素琴演唱了上黨二簧《滿床笏》,讓觀眾感受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藝術魅力;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演員朱丹萍帶來了越劇黃梅調聯唱《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十八相送》;河南省豫劇團演員范靜演唱了《花木蘭》的經典選段《誰説女子不如男》;京劇荀派傳人、國家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張佳春演唱的《紅娘》選段,嗓音圓潤、身姿綽約,一張口就驚艷四座。

  演出現場座無虛席,一千多觀眾提前一個小時就已經陸續趕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起觀眾的強烈共鳴。桃園的汪女士看完整場演出,被感動得眼泛淚花,她感慨每一個節目都無比精彩,耳邊依舊環繞著晚會的歌聲。82歲的王阿雀是土生土長檯灣人,她坐著輪椅由家人陪同趕到劇場,興致勃勃地觀看完整場演出。

  臺灣“中國青年大陸研究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鐘桂笑稱自己是“親情中華”藝術團的鐵桿粉絲,演出在臺灣走到哪就追到哪。她表示,“中華傳統文化的感染力是共通的,這種交流是實實在在的,聽得到、看得到,更能感受到。”

  山西省僑聯黨組書記王維卿、山西省僑聯秘書長陳蕾、山西省晉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范麗霞、山西省晉城市常務副市長楊勤榮等蒞臨現場。臺灣“中國青年大陸研究文教基金會”主任葛永光、桃園市政府藝文管理中心主任王啟中、桃園市政府社會局局長古梓龍等現場觀看演出。

  接下來,藝術團將在新北、嘉義、花蓮、彰化等地舉行4場巡演和文化交流活動。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