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攝影家暢談兩岸交流30週年影像記憶

2017年11月01日 09:37: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泉州10月31日(記者 張煒)“鏡頭記錄歷史,交流深化親情。通過攝影文化交流活動,大家深化了理解,收穫了友誼,兩岸民眾通過攝影家的鏡頭看到了中華傳統文化在兩岸的傳承發展,看到了大陸改革開放30年的巨大發展。”海風出版社社長呂鳳堂31日在兩岸交流30週年影像記憶座談會上如是表示。

  今年是海峽兩岸交流30週年,來自海峽兩岸的攝影家和青年學生代表31日在福建泉州參加座談會,暢談兩岸攝影文化交流取得的成績和未來展望。由海風出版社主辦的“兩岸攝影家·兩岸行”系列活動今年進入第17個年頭。主題為“兩門對開、兩岸留影——兩岸交流30週年影像記憶”的攝影交流創作活動29日在媽祖聖地福建湄洲島正式啟動。

  據呂鳳堂介紹,17年來,兩岸攝影交流團隊走過了兩岸的大半地域,每年精選攝影作品在兩岸舉辦展覽,把臺灣的人文風情帶到大陸;也把大陸的變化帶到島內,讓臺灣同胞看到真實客觀的大陸,形成了“共同采風、共同辦展,共同出版”的交流共識:17年共舉辦兩岸攝影家采風活動十余次,共同辦展20余次,出版畫冊17種。

  作為“兩岸攝影家·兩岸行”系列活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之一,臺北攝影學會前理事長蔡登輝在座談會上説,“留存真實、凝固變化”是攝影無可替代的特性,17年來,已經有數十萬兩岸同胞直接或間接參與了系列攝影交流活動,這些活動的核心價值在於通過攝影家的鏡頭把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留作見證、化為永恒。

  福建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焦紅輝是“兩岸攝影家·兩岸行”系列活動的主要倡導者和組織者。他在座談會上表示,作為兩岸交流30年的見證者,親眼目睹了兩岸文化交流的歷史進程,“兩岸一家親”是“兩岸攝影家·兩岸行”系列活動得以長期堅持、不斷發展的前提,這個系列活動能夠堅持這麼多年實屬不易。

  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辦公室副主任宿保平在座談會上説,血濃于水的親情和共同的歷史文化是兩岸同胞衝破藩籬、交流融合的不竭動力,這也是兩岸交流30年能取得這麼多成果的主要原因之一。他説,兩岸本是一家人,血脈流動著中華民族的血,精神堅守著中華民族的魂,沒有什麼力量能把兩岸同胞割裂開來。(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