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間匆忙一晃,看“門裏門外”各自安好

2017年10月31日 08:52:00來源:大眾網

 

  文/朱華麗

  小門姨的《門裏門外》講述的是不同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可能,正如她在前言中説的:一扇門,可能便隔開了很多東西,隔著內在和外表;隔著夢想與現實;隔著成功與失敗;隔著虛幻與真實;隔著痛苦與歡樂;還隔著人間與天堂。每一種都是人生的一面,你以為的人生和實際的人生,一里一外就是生命的陰陽兩面,沒有對錯之分,只有角度和態度在不同時間軸上的角力,詮釋不同的人生哲學。

  作者的這部隨筆集,精選2005年至2011年間幾百篇目中的幾十篇美文,大多數都在其單位出版的圖書中出現過。記錄了她幾十年內的思想尋覓軌跡,靈光一現的想法從閃現到落實,大都數是關於生活所感,極少是關於工作的。沒有叢生的疑竇,也沒有一直在半空的懸宕,作者只把生活的庸常如數家珍,把瑣碎的思緒安靜地歸整。這些生活的點點滴滴,有生活中安靜、幸福的時刻,也有親人、朋友及令人感動的人物,對生命的敬畏……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生活特有細膩的品味、感悟,表現了作者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此書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隨心散語”,記錄的是人生路上的所見、所聞、所悟、所感,擷取了沿途的一個個平凡的瞬間,像準備握緊隨時消散的風兒一般,去諦聽幾十年來內心的發聲。作者在後記裏説這是值得慶倖的,即便是零星碎片,甚至淺顯蒼白,也很慶倖當年不經意的記取,還能摸索回記憶裏的深巷窄道看看究竟。第二部分是“夢裏夢外”,多講述人和與人有關的事情:有素人,也有親朋;有虛構的,也有真實的;快樂的、痛苦的、久別重逢、生死別離等等。走著走著就把自己走丟了,走著走著就被時間遺忘了,作者一再追問的不是肉身的去留,而是在人間的匆忙一晃間,如何讓這些珍貴的情感、情思被筆鋒篆刻下來,為後來者留下點什麼。

  把道理輕描淡寫,釀進生活見聞。《聚散》中從豐子愷的漫畫《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説起,講到自己年輕時的悒鬱,害怕熱鬧聚會後離散的淒涼和空落,很難迷醉於聚時的愉悅,憂憂鬱鬱;隨著歷經世事的增多,離得多了,經得久了,心思也便淡了。“門裏門外”凡人悟道,隨時間、心境變化而自在開闔。在《院外一架紫藤 院內一株海棠》中,深遊紀曉嵐故居,從海棠的綠葉經脈中,從紫藤營造的垂地紫雲間向歷史深處看去,看紀曉嵐與他的妻妾、戀人的情感。凡人如我,以為如紀先生般天賦奇稟、倔強高傲的孤石老人定能在紅塵中置身事外,卻不想仍走不出這千百年來的情緣魔咒;以為一人一生只愛一個人,但紀先生呢?他與所深愛的每個女子又如何評説。“門裏門外”,我們以為的和真實的又有多少碰撞和悖謬存在呢?

  作為茶余飯後悠閒的消遣也罷,《門裏門外》一書可以給你短暫的放空,和三五好友在雨天聚會,説著人生最小的樂趣;又讓你突然神遊,午夜夢回,抓住時空隧道中散落的枝葉與古人對話;更讓你觸摸著月色溶溶之下的柴扉,看看“門裏門外”的人生各自安好。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