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湖南方言系列》叢書首發 包括16部湖南地方漢語方言著作

2017年10月31日 08:22: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湘潭10月27日電 (王昊昊 王成奇)10月26日至27日,《湖南方言系列》叢書發行儀式暨湖南方言研討會在湖南省湘潭市召開。期間,由國家出版基金資助、湘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湖南方言系列》叢書首發。

  《湖南方言系列》叢書包括《長沙方言》、《衡陽方言》、《湘潭方言》等16部湖南地方漢語方言研究著作,目前已出版13部,其餘3部將於明年出版。叢書由湘潭大學教授李永明主編,其中除《辰溪方言》與《張家界方言》為李永明的學生、原湖南工程學院黨委書記謝伯端所著外,其餘14部均為李永明所著。

  李永明原籍廣東省揭陽市,現為香港人,1980年到湘潭大學中文系任教。“1953年我考入中山大學中文系,大二時,系裏的學生開始成立研究小組,古典文學、現代文學、戲劇等方向都有人填報,就是沒人填語言類的,我最後填報了語言研究小組,選擇了方言研究方向。”李永明説。

  “我是潮汕人,一開始我便用所學國際音標,記錄家鄉的潮州話。不久後,自己的兩篇關於方言的小論文在校報上刊登,我突然覺得,方言研究還挺有意思。”此後,李永明開始系統地開展方言研究。

  “普通話與方言,實際上是並行不悖的,兩者應該長期共存。”李永明説,方言的最大保護,在於運用,而記錄、研究方言則可以保存不同時期各地的語言,從而貫通古今中外,實現學術等領域的無障礙交流。

  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社科院、廈門大學、臺灣元智大學、臺灣師範大學等高校的40余位海峽兩岸語言學專家參加了湖南方言研討會。

  “叢書所收方言有較大代表性,語料都十分豐富、可靠,描寫、分析都較細緻、深入,不僅能讓人們了解湘方言的整體面貌,也能夠客觀反映湖南境內其他方言的存在狀況,讓人們看到不同方言之間接觸、交匯所産生的語言多樣化狀態。”湘潭大學出版社主編章育良説,叢書對保護方言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産有重大意義。

  “臺灣是一個語言非常複雜的地區,語言競爭非常激烈,因此具有精彩的語言競爭史。湖南省的語言也頗複雜,有傳統的苗語、瓦鄉話、湘南土話等,整個語言地理結構和臺灣類似,而且湖南省的語言地理學也有豐富的文獻。”臺灣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專任教授洪惟仁説,湖南的方言學家積極開展了許多大規模的方言調查,湖南的方言地理學已經到了收割、總結的時期。

  洪惟仁説,大陸的語言學家在方言調查方面開展了密集的研究,陸續發表了《中國語言地圖集》、《漢語方言地圖集》等大型語言地圖集,使語言地理學蓬勃發展。湖南在方言研究方面已經有很好的成就,期待湖南也早日出版一本《湖南語言地圖集》。(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