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流覽百城書——余中英書畫作品展”在成都武侯祠美術館開展

2017年10月31日 08:15: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成都10月27日電 (記者 安源)27日,“流覽百城書——余中英書畫作品展”在成都武侯祠美術館開展,展覽展出了蜀中耆宿余中英代表書畫作品80余幅。

  余中英,譜名世澤,又名烈,字興公,別號影庵、墨志樓主。1899年生於四川郫縣。先生少時從軍,在川軍中任職近二十年。其幼時即喜好書畫,傾心文翰,上世紀20年代駐防榮縣期間,投贄于著名書法家趙熙門下,深得嘉許。1933年負笈京華,請益於齊白石。師生情篤,白石老人讚曰:“蜀中不獨官聲美,篆刻猶堪後世名”。余中英在京結誼于徐悲鴻、張大千諸名家,切磋藝事。辭燕歸蜀後,與四川諸名家多所過從,藝功日深。抗日戰爭時,先生復從軍參加抗戰,歷任軍政數職。建國後,歷任四川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省政協委員、省文史館館員。儘管軍政生涯佔據其半生時間,但余中英先生軍旅之暇仍不忘藝事,刻苦自勵于書畫篆刻,故40歲前其書畫篆刻即以名家稱,享譽蜀中。50年代初,先生將畢生所藏書畫精品悉數捐于國家,並積極扶攜後輩,對後學教育培養不遺餘力,影響深遠。

  余中英兼擅書畫篆刻,書法成就尤高,是蜀中書法承前啟後的奠基者之一。他自青年時代起即研習北魏碑帖,並廣涉秦篆、漢隸、晉唐楷書及晉唐、宋、元、明多家行草書,後執贄于趙熙先生門下,臨池功深,兼善各體,食古能化,最終出之以雋拔峭勁、秾潤雅練的鮮明個人風格。

  余中英書法精絕,題署的牌匾甚多,書跡流佈甚夥。本次展覽有幸徵集到一幅1981年都江堰南橋竣工後余中英應邀所書隸書長聯原作:“離堆開鑿以來濺玉飛花流不盡秦時明月,南橋竣工而後騰雲穿霧幾疑為漢代仙槎。”筆力勁直,結體凝重,蒼勁遒潤,樸質老健,可謂老年力作。

  本次展覽還特別展出余中英先生贈學生劉道容冊頁十余本,囊括行書、隸書、草書、楷書各種書體。隸書結體雅正,小楷秀逸清雅,行草氣勢暢達,筆筆從容,字字精整,集中展現了一代名家嚴謹的書學風貌。

  余中英精於書法,也工於國畫。他善於以書入畫,其墨竹圖遠繼宋元的文、蘇、柯、吳諸家,清勁秀雅,章法多樣,直幅橫卷,一任自然,尤為人稱道。除墨竹外,其墨梅畫作也迥然不俗,梅取一枝,虬枝老幹,點撒梅花幾朵,觀者但覺清香似出於紙上。

  據悉,此次展覽承蒙余中英弟子們的鼎力支援,徵集到余中英墨梅、墨竹畫作四十余幅,這些畫作幾十年來極少面世,因此顯得格外珍貴。(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