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傳統文化民俗

年夜飯

時間:2013年10月10日 13:0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農曆除夕(每年最後一天)的一餐。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一家相聚,共進晚餐。一年一度的團年飯表現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

  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借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除夕之夜,無論相隔多遠,工作有多忙,人們總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頓團團圓圓的年夜飯。有時實在不能回家時,家人們也總是為他留一個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與他團聚。這年夜飯也叫“闔家歡”,是人們極為重視的家庭宴會。

  俗話説得好,打一千,罵一萬,三十晚上吃頓飯。按照中國民間的傳統習慣,年夜飯的吃食很有講究,通常有餛飩、餃子、長面、元宵等等。

  新年吃餛飩取其開初之意。傳説盤古氏開天闢地,使“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結束了混沌狀態,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則取“餛飩”與“渾囤”的諧音,意思是糧食滿囤。

  餃子是中國的傳統食品之一。也稱作扁食或煮餑餑。古來只有餛飩而無餃子。後來將餛飩做成新月形就成餃子了。在唐代吃餃子的習慣已經傳到中國的邊遠地區了。除夕夜,十二點鐘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

  長面也叫長壽面,新年吃它,預祝壽長百年。古代的一切麵食都叫做餅,所以湯麵起初也叫湯餅,開始的麵片不是搟成或壓成的,而是將和好的面,用手往鍋裏撕片片,和北方吃的“烏鴉頭”、“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到唐代以後開始用案板捍麵,才逐漸有了長面、短面、幹面、素面、葷面、掛麵……

  元宵

  又名湯圓,在南方比較普遍。其是用糯米搓成圓形(可往里加入不同口味的餡),再放入鍋裏煮食,寓意團團圓圓。元宵一般當早點或年飯主食,不管是餐館酒店還是家中,都很流行這道美食。不少地方在吃年飯的時候還搭配些副食品,要想討個吉利的口採。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來),吃豆腐(全家福),吃三鮮菜(三陽開泰),吃花生(長生不老),吃年糕(年糕年糕,一年比一年高)……當然,的年夜飯品種就更加豐富了,什麼雞鴨魚肉、山珍海味,大約一年中能見到的最好的菜肴都擺上了餐桌。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年夜飯菜的做法也是五花八門,但是其宗旨就是飯菜要代表吉祥,象徵著新年新氣象,新的一年要萬事順利。

[責任編輯:馬小璇]

相關閱讀: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