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傳統文化民俗

花山節

時間:2013年09月22日 13:5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花山節也稱“踩花山”、“跳花”等。苗族傳統節日。流行于貴州南部和中西部以及四川南部、雲南東南部。各地節期不一,通常在農曆正月初一到十五間舉行。

  節日期間,苗族人民盛裝匯集到傳統的跳場坪,青年男女跳場中央的花桿跳舞,男青年還進行爬桿、賽馬、鬥牛、射箭等比賽。人數多時達幾萬人。

  花山節也是苗族青年尋偶戀愛的佳節,男女通過在一起對歌、跳舞、得以相見到認識、了解。苗族同胞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而來,人們身著色彩艷麗的苗裝,花山場上人山人海,群情沸騰。當"花桿頭"向前來參加節慶的人們敬酒、祝福後,便宣佈“花山節”開始。頓時,花山場上鑼鼓齊鳴,鞭炮喧天,鮮花彩旗迎風招展。人們圍著花桿,踏著蘆簞、嗩吶、胡琴等樂器的節拍翩翩起舞。

  在表演間歇,往往會有人背著孩子在花桿腳燒香燒紙,並繞花桿幾圈,以乞求孩子健康成長。在這些活動進行的同時,年輕的姑娘小夥便在花場上尋找自己唱歌乃至戀愛的對象。姑娘們喜歡成群集隊站在一起,小夥們則會四處挑選,看中了誰,就上前去用傘罩住,開始搭訕攀談,請求與對方對唱山歌。有時,搭訕攀談實際就用對唱山歌的方式進行,若女方有意,就在傘下對答,若無意,就會走開。對唱山歌既的交流思想感情,也是一種娛樂活動。除了年輕人,已婚者乃至老人也可參加。

  苗族節日除與當地民族一致外,特殊的是每年正月初二至初六舉行的“採花山”,又稱“花山節”。進入臘月中旬,花山主辦人就要在舉行花山盛會的地方高高地豎起一根木桿,稱為花桿。在離桿頂一米左右的地方,挂有紅、黃、藍、白色彩帶,以及象徵喜慶和將要獎給爬花桿優勝者的蘆笙、糖果等。花山節不論是哪個民族,男女老幼都可以參加。主辦人準備一些酒,招待前來採花山的客人。

  花山場上,舉行武術、鬥牛、賽馬、射弩和打毽子等比賽活動。獲勝者由主辦人挂紅戴花,給予物質獎勵。青年男女對唱山歌,尋愛寄情,互訂終身。

  花山節期間還要舉行賽馬、武術表演、鬥牛比賽,優勝者披紅挂彩。十分榮耀,還會得到一定數額的獎品或獎金。

  每當相中了合意人,便雙雙相約到僻靜處互訴衷情。有的還互贈禮物,訂下終身。那一對對身著艷麗服飾、打著五彩繽紛花傘對唱山歌的青年男女,往往給遊客留下忘的印象。

  節日期間,還要舉行物資交流,供銷部門和個體商販組織了許多工農業用品、日常生活用品出售,又把農副産品、藥材等收購到外地出售。整個花山節的活動洋溢著各民族團結和睦,人民歡樂幸福,購銷兩旺的景象。

[責任編輯:馬小璇]

相關閱讀: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