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傳統文化非遺

盤王節

時間:2013年09月04日 10:5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盤王節是瑤族祭祀祖先盤瓠的重大節日,海內外的瑤胞都十分重視這一民族祀典。 在廣西的富川、鍾山、八步、恭城,廣東連州、連南、連山、乳源,湖南的江華、江永等粵湘桂三省區十縣(市)發起,現已成為全國瑤族同胞最盛大的節日。

    每年的農曆十月十六日,瑤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自己民族的節日盛裝,聚居在一起唱歌、跳舞,歡度盤王節。他們唱的歌是以《盤王歌》為主的樂神歌;跳的舞則是每人手拿長約80釐米的長鼓群舞,一般為雙人或四人對舞。關於盤王節、盤王歌以及長鼓舞,都有它們源遠流長的來歷。

  有關瑤族地區過盤王節的古老風俗,早在晉代干寶的《搜神記》、唐代劉禹錫的《蠻子歌》、宋代周去非的《嶺外代答》等典籍都有載述.《嶺外代答》中説:“瑤人每歲十月,舉峒祭都貝大王于廟前,會男女之無實家者,男女各群連袂而舞,謂之踏瑤。”

    瑤族民眾為什麼要在每年農曆十月間祭祀盤王並唱盤王歌、 跳長鼓舞呢?據至今仍在湘南江華瑤族地區流傳的民間傳説《十月十六調盤王》中講,相傳在古老的年代,瑤胞乘船飄洋過海,遇上狂風大浪,船在海中飄了七七四十九天不能靠岸,眼看就要船毀人亡。這時,有人在船頭祈求始祖盤王保祐子孫平安,許下大願。許過願後,風平浪靜,船很快就靠了岸,瑤人得救了。這天是農曆十月十六日,恰好又是盤王的生日。於是,上了岸的瑤民就砍樹挖成木碓,把糯米蒸熟舂成糍粑。爾後,大家唱歌跳舞,慶祝瑤人的新生和盤王的生日。從這以後,瑤民就把這一逃訕為“盤王節”。

    今天的盤王節已逐步發展為慶祝豐收的聯誼會。青年男女則借此機會以歌道情,尋覓佳偶。

  節日期間,瑤族人民殺雞宰鴨,男女老少穿上節日盛裝,匯集一起,首先祭祀盤王,唱盤王歌,跳起黃泥鼓舞和長鼓舞,追念先祖功德,歌頌先祖英勇奮鬥精神。其次,歡慶豐收,酬謝盤王,盡情歡樂。與此同時,男女青年則開展對歌活動,抓住良機擇意中人。有的地方還要打花棍、放花炮及請戲班子唱戲等。

    盤王節作為歷史悠久、分佈廣泛的大眾節慶活動,集瑤族傳統文化之大成,是一種增強民族向心力、維繫民族團結的人文盛典。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責任編輯:馬小璇]

相關閱讀: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