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上博專家發“功甫帖”辨偽新證 劉益謙暫不回應

時間:2014年03月27日 14:10 來源:文匯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上博專家發“功甫帖”辨偽新證劉益謙暫不回應(圖)

  龍美術館(西岸館)將于明天開館,並推出“開今·借古——龍美術館(西岸館)開館大展”。值得關注的是,在大展中,引起廣泛關注的蘇富比拍品《功甫帖》(見右圖)將以文獻特展的形式呈現給廣大觀眾。然而,就在龍美術館(西岸館)即將開館的當口,上海博物館的兩位專家鐘銀蘭、淩利中昨天發表聯合署名的學術論文“《功甫帖》辨偽新證”,列舉一係列新證,再次力圖論證蘇富比拍品“墨跡本”《功甫帖》為贗品。

  在鐘銀蘭、淩利中聯合署名新發表的論文中,首次公布了現藏我國臺灣地區圖書館的翁方綱《復初齋文集》手稿本,完整披露了翁氏《跋蘇軾功甫帖》中的所有鑒藏信息:據翁手稿所記,可以獲知、還原安岐舊藏《功甫帖》確有經明代項元汴、清初梁清標收藏遞傳之史實及其原貌。

  而蘇富比“墨跡本”本幅並未見項元汴(字子京1525年-1590年)三印,梁清標(1620年-1691年)二印亦不翼而飛,這幾枚舊印的篆文書寫筆畫形態、文字內容及印章尺寸大小等特徵也與翁氏所記不同,明顯不屬于同一作品。

  淩利中曾被指未親見拍品。他也于日前現身向媒體透露,2013年7月9日,他受邀在紐約蘇富比總部辦公室觀摩研究了這件拍品,當時就發現該帖不對,問題很大。可以說,與後來看圖錄及高清圖片所得出的結論相一致:這是偽作。“一般而言,現在的印刷品質量都很高,從圖錄上看假的必然為假,尤其是水平不高的鑒賞者,但從圖錄上看真的未必一定真跡。因此,如果從印刷品上看真,那麼必然還要去上手查看原件、反復研究,再加以確定。”針對《功甫帖》曾入藏上海博物館的傳言,淩利中也首次公布了許漢卿先生寄存以及入藏上海博物館文物中均無《功甫帖》的證據。

  記者昨天也從上博相關人士處了解到,鐘銀蘭、淩利中昨天發表的只是論文上半部分,日後還將刊出下半部分,公布更多的學術證據。

  而針對上博兩專家發表論文再次質疑《功甫帖》,《功甫帖》購買者、龍美術館創辦者劉益謙昨天授權龍美術館媒體部對外宣布:暫不作回應。一是因為這幾天他正忙于開館事宜,根本無法分身;二是目前只看到論文的上半部分,要等論文下半部分面世,看了完整文本以後再考慮是否回應、如何回應。

  據記者了解,明天推出的“開今·借古——龍美術館(西岸館)開館大展”,特邀王璜生擔任總策展人,曹慶暉、郭曉彥任聯合策展人。展覽以藝術史脈絡的梳理為線索,結合龍美術館自身的收藏特色,分為“古代·當下”、“國畫·洋畫”、“個案·歷史”三大板塊,展出包括中國當代藝術、中國近現代藝術和傳統藝術在內的200余位藝術名家的300多件藝術作品。雖然本次開館大展佳作雲集,但是有業內人士認為,由于近幾個月來蘇富比拍品《功甫帖》引起的爭議,將令其成為最吸引觀眾眼球的一件展品。(記者張立行)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