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下午,由中國文聯組織編寫的《2013中國藝術發展報告》首發式在京舉行,並同時在人民網舉辦了“首屆中國藝術發展與前瞻網談會”。《報告》認為,2013年的藝術創作,順應共築中國夢的時代潮流,積極講述中國故事、唱響中國聲音、書寫中國形象,用藝術的方式點亮中國夢。
《報告》首席專家、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王一川舉例說,2013年的《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卒跡》《中國合夥人》等影片,或塑造三年困難時期與基層群眾共克時艱的人民領袖形象,或描繪40多年公而忘私的基層黨員形象,或書寫改革年代奮力逐夢的創業故事,傳遞著自強不息的中國力量。另外,攝影界開展“追尋中國夢”攝影家採風創作活動,舉辦“同築中國夢·百年跨越史”影像展;美術界組織美術家採風團赴河西走廊,開展以“追尋中國夢”為主題的寫生創作;書法界舉辦“中華情·中國夢”中秋美術書法作品展、“書寫時代”全國名家書法作品展,以筆墨丹青描畫時代風骨。
但是,如何正確處理中國夢與個人夢之間的關係,是2013年藝術創作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僅僅講述民族故事的宏大敘事,可能會遠離老百姓的審美趣味;僅僅講述個人故事的個體敘事,又可能脫離歷史背景和民族精神。”王一川說。
所以,他建議有必要進一步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藝術表達方式,把人民群眾的人生夢想與中華民族的強國夢、復興夢緊密結合在一起,切實提升文藝作品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2013中國藝術發展報告》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發行,其對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美術、攝影、書法、曲藝、雜技、民間文藝等各藝術門類年度發展情況進行了匯集與總結。(記者王國平)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