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事實上,在“另類”教材史上,“最好的語文書”並非前無古人,此前,在學校課本之外,民間也曾出現過多個版本的語文書,在讀者中引發過不小反響。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Q版語文》和民國語文課本(包括“開明”、“商務”和“世界書局”三個版本)。
無厘頭的爆笑顛覆:《Q版語文》
《Q版語文》並不是語文書,而是搞笑類圖書。有“出版界周星馳”之稱的林長治繼《沙僧日記》後的又一搞笑力作。作者將31篇讀者耳熟能詳的語文經典課文徹底打造成無厘頭爆笑故事,內容詼諧幽默,情節出奇,對白趣怪。
“無厘頭”的流行一定程度上還局限于青少年群體,但“無厘頭”也確實帶給了新新人類顛覆的快感和樂趣。青少年還不具備鑒別文化的能力,因而其喜好帶有強烈的娛樂性。
Q版《閏土》節選
深藍的天空中挂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西瓜。四四方方西瓜田周圍(提醒注意:四四方方是指瓜田而不是指西瓜),圍著通了高壓電的鐵絲網。在四個角上,矗立著高高的瞭望塔,塔上的探照燈在瓜田里來回掃視,探照燈旁的四個狙擊手滿頭大汗,緊緊地抱著狙擊步槍,在大團的飛蛾群中,紋絲不動,聚精會神地打著撲克。
這時,在瓜田邊陰暗處的野地里,躥出來一匹狀如小狗,染著紅頭發,臉上有刀疤,看起來十分兇猛的小獸。它往四下里張望了一番,抬起頭來看看鐵絲網上挂著的“歡迎參觀,獾豬、刺猬和猹不得入內”的牌子,齜著牙冷冷地一笑,沿著鐵絲網一溜小跑,哧溜一下就從一個窟窿里鑽進瓜田去了。
民國老課本係列:《開明國語課本》、《世界書局國語讀本》、《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
2010年左右,近80年前的《開明國語課本》成為“熱點”。當時有新聞稱這本書“重印賣斷貨,孩子稱比現行教材好”,還有評論建議將這本書“作為教材”。《開明國語課本》由葉聖陶撰寫,豐子愷手繪,兩位大師級的人物聯手,堪稱絕配。
與此構成“老課本”係列的,還有1917年張元濟校訂的《商務國語教科書》、魏冰心等編寫的《世界書局國語讀本》。《開明國語課本》出版于1932年,在1949年前共印了四十余版次,經當時的國民政府教育部審定為“第一部經部審定的小學教科書”。這套“老課本”2005年經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編輯並影印面世,首印8000冊。2007年底,《開明國語課本》已賣斷貨。出版社重印,到了2008年,銷量突然上升,又以《開明國語課本》賣得最好,再次脫銷。
以《世界書局國語讀本》(小學初級學生用)為例,這套讀本的字體選用顏體楷書,讀本一頁一課,每課均有插圖,採用中國傳統寫意技法,山川人物、花鳥蟲魚、一草一木,均寥寥幾筆勾出,與課文的顏體楷書相互映襯。
此外,今年年初,中國自有學校以第一部教科書,《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也在經歷一個世紀後重新出版,該書總共分為8冊,第一冊是“檢字類字”,相當于索引,其他七冊為字課圖說的正文,共選取了3291個漢字,插圖762幅。扉頁刊“蘇州吳子城繪圖,本學堂印書處印”。當時以石版印刷流通,很快成為全國各小學堂的通行教材,“幾十年間,其擴印之多、流布之廣,版本之雜,一時無二”。除了自然知識,在社會諸多方面,也加入了西方知識。據悉,胡適、豐子愷、梁漱溟、李四光、夏衍等人都受惠于這套書。
相關鏈接
語文課上一些耳熟能詳的段落
冰雪融化,種子發芽,果樹開花,我們來到小河邊,來到田野里,來到山崗上。我們找到了春天。——小學第一課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朱自清《春》貓媽媽帶著小貓在河邊釣魚。
一只蜻蜓飛來了,小貓看見了,就去捉蜻蜓。蜻蜓飛走了,小貓空著手回到河邊,看見媽媽釣著了一條大魚。
一只蝴蝶飛來了,小貓看見了,又去捉蝴蝶。蝴蝶飛走了,小貓還是空著手回到河邊,看見媽媽又釣著了一條大魚。
小貓說:“真氣人!我怎麼一條小魚也釣不著。”
貓媽媽看了看小貓說:“釣魚就釣魚,不要一會兒捉蜻蜓,一會兒捉蝴蝶。三心二意,怎麼能釣到魚呢?” ——《小貓釣魚》
寒冬臘月,大雪紛飛,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風像獅子一樣狂吼,河里的水結了冰,崖縫里冷得像冰窖。就在這嚴寒的夜里,喜鵲在溫暖的窩里熟睡,寒號鳥卻發出最後的哀號:“哆羅羅,哆羅羅,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
天亮了,陽光普照大地。喜鵲在枝頭呼喚鄰居寒號鳥。可憐的寒號鳥在半夜里凍死了。——《寒號鳥》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葉聖陶《小小的船》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朱自清《荷塘月色》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逝,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
——魯迅《紀念劉和珍君》
作家談教材
■世界上沒有一本完全合適的教材,教材的好壞都是相對的。最重要的是,你跟教材之間的關係比教材本身重要。——格非
■我們都說要因材施教,這確實是很好的,但在現實中,因為應試教育、師資等原因,還是需要一個統一的教材。——畢飛宇
■即便有人自己編教材,其實那些閱讀量也是很少的。重要的還是小孩子自己能在課外去閱讀,有閱讀的熱情和習慣。——路內
■在語文方面,我是不教他的。小學老師有自己的教學方法,子喬是不讓我教的,因為他覺得我教的跟老師不一樣。——毛尖
記者梁寧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