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英雄故里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360週年大會系列活動即將啟航

2022-06-10 13:38:00
來源:泉州晚報
字號

  今年是鄭成功收復臺灣360週年,在成功故里即將舉行的紀念大會等活動之前,兩岸的相關紀念活動就已輪番登臺。

  福“見”南安話“成功” 兩岸融合共發展

  泉州網6月9日訊(記者 王宇靜 通訊員 陳鑫煒 黃瑜鵬 林應權 文/圖)360年前,鄭成功率領以閩南子弟為主的“鄭家軍”兩萬五千人,戰船四百餘艘,東征臺灣,捍衛祖國領土的完整。“開闢荊榛逐荷夷”的光輝篇章銘刻在兩岸人民心中。360年後的今天,在英雄祖籍地泉州南安,即將舉辦系列紀念活動,突出鄭成功精神的時代意義。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閩考察期間強調,“要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鄭成功文化和鄭成功精神的弘揚與傳承,將進一步維繫海峽兩岸民眾的深層情感,加快兩岸融合發展,促進祖國和平統一。

  兩岸紀念活動輪番上演

  今年是鄭成功收復臺灣360週年,在成功故里即將舉行的紀念大會等活動之前,兩岸的相關紀念活動就已輪番登臺。

  6月6日,在南安石井延平王祠舉行了“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暨逝世360週年”祭祀儀式。當日9時許,主祭官石井鄭氏二十世裔孫鄭榮培率領嘉賓、鄭氏宗親代表在民族英雄鄭成功金身坐像前列隊肅立就位,悠揚古樂聲餘音繚繞,閩南傳統祭祀儀式拉開序幕。來自晉江安平西疇顏氏二房祖表親、石獅永寧沙堤董氏祖表親,同宗同源、一脈相承的古井村、廈門市海滄區嵩嶼街道鍾山村、官橋周厝、水頭前宅、同安區蓮花鎮澳溪村、同安區西洪塘塘邊、同安區下莊鄭氏宗親、石井鄭氏宗親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參加祭典活動,共譜成功緣。

  今年3月,臺北舉行“鄭成功收復臺灣360週年座談會”,臺灣多個團體、近代史學專家學者共同研討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時代和歷史意義。“大陸基於同胞情懷,堅持以和平的方式完成國家統一的政策,是最符合兩岸同胞福祉和民族最大利益的選擇。”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勞動黨主席吳榮元説。

  今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起,南安市鄭成功紀念館與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及廈門鄭成功紀念館聯合推出“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360週年——海峽兩岸鄭成功史跡展”展覽。展品包括1675年荷蘭文原版揆一著《被貽誤的福爾摩沙》、鄭成功畫像、南安石井鄭成功墓出土頭髮、首次與觀眾見面的清泥塑彩繪鄭成功坐像等極其珍貴、難得一見的文物。此次展覽將持續至8月份。

  南臺雙向交流深入民心

  據透露,即將在南安舉行的系列紀念活動規格高、形式新,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紀念活動也將採用視頻直播方式零距離拉近兩岸參與活動民眾們的心。“今年研討會徵集到的論文數量多、品質優。”泉州鄭成功研究會相關負責人説,今年紀念活動上配套研討會的主題為“鄭成功精神的時代意義”,眾多兩岸專家學者爭相投稿。“鄭成功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推進祖國統一的一面光輝旗幟。”他説,兩岸期盼安寧繁榮的民眾們始終團結在這面旗幟之下。

  作為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鄉,南安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充分發揮“鄭成功故里”這一品牌優勢,利用轄區豐富的鄭成功史跡對臺資源,在文化交流、宗親往來、民間信仰、青少年交流、商貿往來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每年到英雄故里進香朝拜、尋根問祖的臺灣信眾、宗親以及進行文物考察、旅遊觀光的臺灣學者、遊客達近十萬人次。

  2018年,“南安市鄭成功故里”被國臺辦授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稱號,南安市在兩岸關係發展中被賦予了更多的使命和期待。2010年以來,南安連續舉辦了六屆鄭成功文化節及三場主題紀念活動;南安市領導先後六次牽頭組團赴臺參加臺南市鄭成功文化節,與臺南市簽訂“鄭成功文化交流合作協議”,並承辦了多項福建省在臺南市的交流活動,如紀念鄭成功開臺350週年“兩岸共植成功林”活動、兩岸書畫攝影展等。2016年底,南安市組織鄭成功金身赴臺巡遊會香,途經臺灣9個縣市,先後駐駕12間祭祀鄭成功的廟宇,拜會了沿途30多間宮廟,盛況空前,在島內引起極大關注。

  兩岸圍繞鄭成功進行文體交流已成常態化,每年都有近10項活動開展。除了民間文化交流之外,經貿往來更是頻繁,目前,投資南安的臺資企業達200多家,投資總額超10億美元。位於石井鎮的福建閩臺農産品市場有限公司借助鄭成功祖籍地優勢,吸引了30多家臺資企業(含機構團體)簽約入駐和50多名臺灣青年前來就業創業,並以此成功申報了福建省首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以促進兩岸商貿交流為主題的“農訂會”已持續舉辦了14屆。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