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草根創客的鷺島創業風雲

2016年07月19日 08:56:00來源:東南早報

  近幾年,廈門匯聚了眾多懷揣夢想的創業者,成為海西乃至兩岸青年創業的前沿陣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濃厚氛圍已深深烙在廈門城市發展的印記裏。早報記者特地走近幾位創業有成的創客,他們或是流量高手,或獨闢蹊徑探基因,雖草根出身,卻成為相關産業領域中的佼佼者,受到風投的追捧。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讓人感受到草根之中幻化出的強大力量。

  自媒體大v的草根成長路

  自小創業,用四年時間佈局運營垂直于金融、廣告、it、房産等領域的幾十個新媒體大號,並看準有聲資訊在未來的發展空間,通過在自媒體平臺上成功孵化出國內最大的有聲資訊平臺“聽聞”,現欲打造“音頻版今日頭條”——他就是“聽聞”app創始人陳奕賢。

  中學做生意賺數萬元

  陳奕賢1989年出生於泉州,父母從事傳統貿

  易行業。雖然家境不錯,但他自小就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賺一些零花錢。小學時,他撿礦泉水瓶、撿紙皮、到便利店打工;中學時,陳奕賢學習之餘做起了倒賣手機和配件的生意,還售賣正版唱片、正版明星海報,甚至經營自己的音樂網站。高中幾年下來,靠這些小生意他積攢了幾萬元的家底。

  2008年,陳奕賢考入廈門大學金融係。大學四年,他做過十幾種生意,開鞋鋪,倒騰錄音棚,炒股票——有成功也有失敗。不過價值投資的理念讓陳奕賢在股市上獲得不少收益,為創業積累了一筆啟動資金。

  打造幾十個行業大號

  2012年大學畢業,陳奕賢經過對市場的一番考量,瞄準當時最火熱的微博平臺,用自己賺的錢創立了泡果網路,擬打造一系列運營自媒體行業的垂直類大號。

  因為本身學的是金融,他從金融開始做起。“為了避免第一個大號做得太過於專業,我做了‘魔鬼金融學’微博公眾號,把一些複雜的金融、經濟領域的知識用簡單輕鬆、妙趣橫生的語言來解讀,很快就獲得用戶的肯定。”經過半年努力,泡果網路開始盈利。

  2013年,陳奕賢看到微信發展迅猛,便加大微信的投入和微博的導流。3年多下來,魔鬼金融學、中國電商行業、網際網路創業刊、it公司、中國房産報等幾十個行業大號陸續涌現,並積累了上千萬粉絲。

  2014年,隨著用戶獲取成本開始上升,陳奕賢拓展新的創業方向,鎖定有聲資訊這一細分領域。結合大學創業期間做錄音棚的經驗,陳奕賢推出“聽聞”app,平臺涵蓋了頭條、時政、社會、奇聞、娛樂等多達12個子欄目,還根據用戶日常的“傾聽”習慣,運用大數據分析開設“推薦”欄目,甄選用戶喜好的資訊進行推送。目前“聽聞”用戶已達600萬,並以每天1萬—2萬的速度在增長。2016年3月,他創建的泡果網路獲得梅花創投吳世春領投的1000萬元pre-a輪融資,估值1億元。

  獨闢蹊徑的“基因”探尋者

  在國內基因研究領域,一位新秀引起業界的關注。他就是廈門愛基因創始人王小波。

  冷門領域走出創業路

  2007年,王小波從集美大學畢業,考入廈門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當時基因測序還處於起步階段,學界一直重研發、輕應用,廈大四十幾個相關實驗室,用於應用開發的只有2個。王小波選擇了當時還比較冷門的應用開發領域,憑藉天分與努力,他的應用開發成果不斷涌現,大學期間就拿下不少專利,這讓他萌生創業念頭。

  2009年,弘信創業工場董事長李強應邀到廈大做關於創業的演講,並介紹了自己提出的“雲創業”模式,表示可以為有夢想、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業者提供配套服務。李強的“雲創業”堅定了王小波的創業決心:創業者要做自己最擅長的,把自己的專業産品做好,市場、資金乃至管理問題,可以通過“雲模式”去解決。

  2010年,王小波從廈大研究生畢業,雖然有多個待遇豐厚且穩定的工作供選擇,但他決定自主創業,並找親朋好友借了十幾萬元,成立廈門基科生物。王小波從研發外包開始做起,他以低價租用學校附近的老式公寓和實驗室進行基因研究,與十多名團隊成員同時為一些企業做診斷試劑産品開發,與科研院所進行項目合作以賺取佣金,以此作為創業和研發經費。公司起初入不敷出,甚至發不起工資,但憑藉過硬的研發能力,王小波帶著團隊在一年後實現盈利,兩年多時間就攢下幾百萬元。

 

  項目獲認可取得風投

  “搞研發外包可以活得不錯,但這只是生意,不是事業。”王小波説,他夢想的事業是具有規模效應的、可以迴圈發展的項目。2013年,王小波決定放棄研發外包業務,專注開發自己的基因檢測産品。基於對創業項目的認可,弘信創業工場董事長李強成了愛基因的天使投資人。

  憑藉強大的研發能力,愛基因很快推出自己的基因檢測産品,憑藉自有專利技術打破基因檢測幾萬元的定位,首家推出萬元以內的親民價格,大幅降低檢測成本。“僅需一滴唾液,10天就可以出報告,比行業平均速度快一倍。”王小波的公司現已積累了20多萬用戶,並實現初步盈利。

  今年6月14日,財政部直屬創投機構中國銀河投資與愛基因舉行簽約儀式,正式拉開a輪融資的序幕,本輪融資總額達數千萬元人民幣,公司估值數億元。除了中國銀河投資,另還有弘信創業工場等多家機構參與跟投。本輪融資後,王小波擁有公司42.6%的股份,他的身家已經突破億元。

  他幫用戶一年減掉4700噸肉

  近幾年,隨著“她”經濟的興起,不斷有創業者涌入女性用戶市場,美趣創始人兼ceo鄭建斌與兩位合夥人共同開發的女性減肥輕體軟體美趣app,主打女性輕體生活。兩年多時間,已有2000萬的用戶群體。該項目2014年8月完成天使輪融資。2015年年初完成a輪3800萬元融資。

  40天開發出創業項目

  鄭建斌大學畢業後,先後到網龍91無線、美柚工作,這些經歷讓他對移動網際網路的運營積累豐富的實戰經驗。憑著一些具體數據和自己個人的直觀感受,鄭建斌覺得女性市場還存在很大的市場機會,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健康市場。

  2014年,鄭建斌及其另外的兩位創始人盧文浩、姚博雅正式離職,開始著手進行女性減肥瘦身市場項目開發。他們三人都有多年網際網路産品研發與運營經驗,經過40天的夜以繼日的研發,當年5月份就推出了以減肥瘦身為切入點的“美趣”首個app版本。

  15分鐘面談拿下投資

  “美趣”面市3個月,就有投資人找到府,只談15分鐘就決定投資。“我們當時只想以較小的成本創業,投資人看中我們團隊的職業背景,我們就這樣被推著跑。”鄭建斌表示。

  創業初始,鄭建斌與他的合夥人除了面臨招人難,還有産品方向的問題。為了深入了解減肥人群的需求,鄭建斌加入了許多減肥論壇、微信和qq群、線下俱樂部等。“我發現有人從健康角度來説並不需要減肥,但他們始終覺得自己胖。還有一些女性只是想讓身體的局部地方瘦下來。減肥這件事需要長期堅持,很枯燥,沒人督促不易做到。”隨後,他們以“工具+社區”的形式,將“輕體”思維導入作為産品核心,通過獨特的演算法為用戶制訂出了個性化的輕體瘦身方案,讓減肥過程充滿趣味體驗,幫助用戶管理身材。

  這種為女性充當調整身材“私人教練”的平臺很快贏得女性用戶的青睞,美趣上線不到3個月就達到200萬的下載量,用戶僅半年便增長到100多萬,一年後突破千萬,目前擁有2000萬用戶。一年時間內美趣幫助平臺上的用戶共減重4700噸,相當於96000個成年人體重。

  業界聲音

  創業要專注自己所擅長

  弘信創業工場董事長李強這兩年以“雲創業”模式,幫助許多年輕創業者收穫了成功夢想。李強表示,他選擇雲創業成員企業的標準是:高管團隊有夢想;符合行業朝陽特性,在專業領域能力突出,有轉型爆發的可能;領導團隊有毅力、能堅持。“創業是很辛苦的,會遇到很多困難,成功率實際上很低,但是成功是留給堅持到最後的人的。”

  李強建議年輕人,創業要專注于自己的所長上面,堅持自己所擅長的。

[責任編輯:崔瀝心]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