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臺青的選擇:棲居於小城 成長于公益
中新網重慶10月19日電 題:“Z世代”臺青的選擇:棲居於小城 成長于公益
中新網記者 鐘旖
26歲的臺灣青年梁庭恩自2019年步入職場以來,已做出多次“選擇”:從沿海遷至內陸定居、成為重慶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青年委員會的新生力量、組織策劃公益活動,生活可謂多彩。
“朋友們也會驚訝,我為什麼沒有待在一線大城市?”近日,在距離重慶中心城區一個半小時車程的榮昌區,梁庭恩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説,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出生於臺灣彰化的梁庭恩是一名“臺二代”。父母在廣東東莞創辦了一家筆電配套産業鏈的製造企業,主要生産電腦鍵盤、電腦周邊設備的塑膠製品等。在區域間産業轉移深入推進和“臺資西移”的催化下,企業2015年在榮昌設立分支“展旺塑膠(重慶)有限公司”。2021年新廠正式投産,從金融學專業畢業、在會計師事務所歷練了兩年的梁庭恩也走馬上任,擔綱總經理助理。
“雖然我的父母是創業者,但我不能只做守業者。”梁庭恩介紹説,父母常教育子女不能“坐享其成”,應有一技之長“防患于未然”。當下,製造業不斷轉型升級,他也開始探索塑膠還有多少用武之地,“近兩年,公司已開始接洽汽車、家電行業的客戶,嘗試多元化拓展。”
受家風熏陶,梁庭恩從小就跟著家族企業參與大小型公益活動,高中時還曾去山區慰問。2021年到達榮昌後,這一熱忱未改。
因企業選址毗鄰榮昌區直升鎮,公司便與鎮上小學展開闔作,每年投入數萬元人民幣,用於改善學校硬體、發放獎學金和物資。“每年六一兒童節,我都會去學校走訪。”三年來,梁庭恩堅持從採買環節開始參與,小到一支筆都會精挑細選。
“樂於助人不是‘憐憫’,是儘量幫別人度過不愉快的階段。”談及公益之路,梁庭恩提到,在一次與貧困生交流的活動中,臺灣前輩特意叮囑不説“貧困”,而是“互助”。“一個稱謂的轉變,就可讓受助者減少自卑、憧憬逐夢。”梁庭恩深感任重道遠,“未來我將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人所需,從而提供更多實際的幫助。”
從“不了解”到“主動報名”,加入重慶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青年委員會是梁庭恩入渝後的一大樂事。在他看來,青委會猶如一個大家庭,不僅關注臺青在大陸遇到的困難,也會給出實在的建議。
2023年6月,在青委會的支援與輔助下,梁庭恩與公司同仁策劃組織了一場與遊園會結合的愛心公益獻血活動,吸引園區多家企業參與,最終104人奉獻愛心、獻血總量達26600毫升。
作為“Z世代”,梁庭恩身上有股勇於嘗試的闖勁。“體驗新事物才能收穫新的閱歷。”他笑稱,自己也因此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拾得諸多樂趣。
工作時精益求精、空暇時享受城市慢生活,梁庭恩已完全融入榮昌的城市節奏。對他而言,奮鬥的同時為社會貢獻一點愛心,是自洽、知足的狀態。梁庭恩表示,在榮昌接力父輩事業,變的是奮鬥場,不變的是深耕大陸的決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