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籍教師談教師節:兩岸尊師重教傳統一脈相承

2023-09-11 08:2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編者按:來到大陸,他們見證了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和進步,結識了新的朋友、凝聚了新的情感,感受到了同胞的熱情和溫暖。他們是兩岸融合發展的“溝通者”、正能量的“傳播者”。兩岸青年聲音,你我共同傾聽。中國新聞網特別推出《青聽 兩岸》融媒體欄目,共同記錄兩岸青年的真實聲音。

  中新網9月10日電(記者 程子倬 陳文韜)臺籍教師在大陸過教師節是什麼樣的體驗?近日,3名來自寶島臺灣的青年教師做客中國新聞網《青聽兩岸》節目,聊了聊他們在大陸過教師節所感受到的親緣情誼和傳統禮儀。

  從臺灣彰化的學生到北京大學的教師,陳文成在大陸已經生活了12年,親歷了在教師節這天從“送祝福”到“收祝福”的轉變。他説,節日當天,他和同樣當老師的愛人會收到學生們的祝福語、鮮花、巧克力等心意,感覺很溫馨。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臺籍教師鐘振忠也表示,每年教師節時,學校會給每一位老師送小禮物,教過的學生也會通過微信給他送上節日祝福。

  10年前,原本在臺灣做工程師的鐘振忠,在其大學母校與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合作辦學的契機下,來到浙江溫州“轉換跑道”,成為了一名教師,如今還評上了副教授。他曾表示,溫州這座城市的友善一直感染著他,學校對他的生活也很照顧。

  跟兩位老師收到的“傳統”祝福相比,在幼教領域任職的陳亞妏收到過更“萌”的節日心意。一次教師節,幾個她曾教過的孩子專門為她錄了一段祝福視頻。看到視頻中的孩子們都一一長大,陳老師的內心感到特別欣慰。

  2012年,陳亞妏大學畢業後成為臺灣花蓮的一名幼教老師,後來只因為一個電話,一直想來闖一闖的她就買了機票,來到祖國大陸距離臺灣島最近的地方——福建平潭堅守自己幼教的理想。經過10年來的打拼,如今的陳亞妏已經成為了平潭第二實驗幼兒園副園長。

  談及在大陸與孩子們相處的時光,陳亞妏有著諸多美好的回憶。她教過的孩子在上小學後寫了一篇以“我多想”為主題的作文,其中提到“我多想念我的幼兒園老師,她叫做陳亞妏,她是從臺灣來的,我非常想念我的幼兒園時光,(那時)非常快樂。”陳亞妏得知後非常感動,她説,只要跟教過的小朋友有連接,就是在過教師節。

  不同於大陸9月10日過教師節,臺灣島內的教師節則是在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這一天。儘管日期有別,三位臺籍教師都表示,兩岸都是中國人,兩岸的教師節文化氛圍是一樣的,同樣有著尊師重教的內涵。

  陳文成介紹,現在很多島內的大學生、教育界人士都會到山東曲阜祭拜孔子,共慶教師節,自己也曾經去過曲阜,對他來説那裏是個很神聖的地方。

  與大陸相似,臺灣的祭孔典禮有多道程式。鐘振忠説,典禮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拔“智慧毛”,以前重要考試前大家都會去搶著“拔毛”,期待可以增添智慧。現在很多地方都以“智慧筆”取代“智慧毛”供學生拔取,但這個傳統動作還是保留了下來。

  “大陸的朋友們説在我身上看到了所謂儒家的溫良恭儉。”談及兩岸祭孔,陳亞妏則直言自己是被儒家文化教育出來的。有時回臺灣休假的她,還會專門去孔廟祭拜。陳亞妏稱,臺灣民眾對孔子同樣很尊敬,在學生時代就將孔子尊為“至聖先師”。

  “老師是一根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學生。”在教師節這天,三位臺籍老師也向兩岸的同行送上了祝福,他們表示,兩岸老師要多交流,繼續為祖國的下一代做好工作。(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