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博士“登陸記”:在煙雨江南探索醫學“新藍海”
【港澳臺專線】臺灣博士“登陸記”:在煙雨江南探索醫學“新藍海”
中新社臺州8月15日電 題:臺灣博士“登陸記”:在煙雨江南探索醫學“新藍海”
作者 傅飛揚
前往中醫科、血液科、急診科、心臟內科、神經外科等臨床科室了解科研進度;與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探討論文進程;邀請來自臺灣的流行病學專家赴大陸學術交流、講座授課……臺灣公共衛生博士董道興在浙江臺州的生活忙碌但充實。
2019年,通過一次講課,董道興與臺州臨海結緣。他説,“這裡有我心目中煙雨江南的模樣。”2021年,董道興決定“登陸”發展,並擔任臺州醫院循證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成為臺州在該領域的先行先試者。
“浙江的城市裏,我對杭州、寧波、溫州的認識更深,臺州相對陌生一些。但是確定要來以後,我一看地圖,發現臺州與臺灣那麼近,這一定是特別的緣分。”董道興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説。
什麼是循證醫學?談及專業領域,董道興立刻成了“話癆”,“循證醫學是近年來國際臨床領域發展迅速的一種新醫學模式,它的核心思想是任何醫療決策的確定都要基於客觀的臨床科學研究依據。簡單地説,就是臨床診治決策必須把醫生的臨床專業知識、文獻研究證據和患者本身的喜好相結合。”
在董道興看來,循證醫學是他實現醫者抱負的“新藍海”。
他介紹説,以前列腺癌篩查(PSA)為例,他們把高風險人群找來,在臨床上做穿刺治療,如果是陽性,就有了一個矛盾點——高風險但不一定要治療的情況下,有的患者會選擇觀察,有的患者會選擇手術。
“而循證醫學,就是臨床醫生根據目前的循證證據給病人一個建議,最終決策權還是在病人手中。同時,醫生也將圍繞真正的證據做出判斷,而非‘我的經驗’。”董道興説。
以熱愛的循證醫學作為在大陸生活的“打開方式”,董道興將自己的時間表安排得滿滿噹噹。
他説,每週自己都會去各個科室,和臨床醫生討論科研進度,“我覺得一個科室要成長,必定要養成大家一起討論的習慣,我們每週開會都會總結過去一週的工作,規劃未來一週任務的細節。”
此外,董道興還承擔著2位博士研究生和5位碩士研究生的科研指導任務。
在他們集中討論的小會議室中,大家的坐姿並不拘束。有時,針對螢幕上的一組數據或是一個案例,董道興和研究生們展開“頭腦風暴”,提出各自的見解。“醫院的未來是年輕人的。”這是董道興常常提起的話。
空閒時,漫步紫陽街,咬上一口新鮮出爐的海苔餅;打卡東湖,拍上一組江南園林的風景照……董道興口中的“煙雨江南”臨海是一座悠久厚重的歷史名城。從初見到熟知,他與臨海擦出了更多火花,也積極為兩岸醫學領域交流交往牽線搭橋。
董道興説,近年來大陸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惠及臺胞舉措,給生活、事業等帶來更多發展機遇。一有機會,他便邀請臺灣醫學專家赴大陸交流學術,“講座授課之餘也讓他們在這裡走走看看”。
“今年端午節,我太太來臨海了,她覺得這座城市很有文化底蘊,在衣食住行上便捷度也很高,和臺灣高雄有不少相似點。”董道興説,他的女兒在臺灣讀康復醫學專業,而且對大陸的生活十分感興趣,“我希望她能在臺灣把博士念完,然後考慮來大陸發展,通過自己所學幫助更多患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