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青賴彥君:作為“兩岸通”為更多人消除法律盲區
中新網7月31日電 (馬壯 陳文韜)她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臺籍教師,還身兼律師、調解員、公益普法志願者。臺灣青年賴彥君,13年前獨自跨越海峽,來到武漢求學。如今的她已是一名“兩岸通”,時常奔走于公益普法的現場。近日,賴彥君做客中國新聞網《青聽 兩岸》欄目,分享了她在大陸的公益故事。
賴彥君,是一名獲得湖北省青年五四獎章的臺灣同胞,這些年來,她憑藉專業優勢,在公益普法的事業中發光發熱。
問及做公益的初衷,賴彥君給出的答案是,投身公益和她的夢想密切相關。從小到大,她的夢想是可以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在大陸學習、工作,讓賴彥君了解並熟悉了大陸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自稱是一名“兩岸通”,她致力於在涉及兩岸溝通的場合中,為更多人消除法律盲區,實現有效的溝通。同時,她也為在大陸就業、就學、創業的臺胞提供週全的幫助。
就她而言,在不同的工作中,對“法”的詮釋也是多方位的。作為大學老師,她在講臺上培養法治人才,用言傳身教的方式鼓勵自己的學生參與到公益活動當中。作為律師,她開展公益講座,為困難人士提供法律援助。當用法律援助的方式為困難群眾解決問題的時候,她感受到的是維護公平與正義的自豪感。她希望自己能幫助他人維護合法權益,“無論案件大小,都可以在每一個案件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因有著較高的專業水準與卓越的工作成效,賴彥君成為了國臺辦與最高人民法院“總對總”線上訴調平臺的一名調解員。她對能夠從事這項工作深表榮幸,她説“促進兩岸融合的喜悅之情油然而生。”
“我希望可以讓公益的理念深入人心”,賴彥君鼓勵已經融入大陸生活的臺灣同胞可以形成“傳幫帶”的作用,希望更多臺青去幫助那些初來乍到的青年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