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夫妻南京開咖啡小館:“濃濃人情味是本店主打”
中新網南京12月16日電 題:兩岸夫妻南京開咖啡小館:“濃濃人情味是本店主打”
中新網記者 朱曉穎
天色漸暗,城市裏人車匯集,樓宇中燈火點亮。在南京鬧市區珠江路商業綜合體一角,西安小夥張可和臺灣姑娘黃勻柔“高雄Hi~Five亥午”咖啡新店飄出咖啡香。
“歡迎光臨,想喝點什麼?有熱乎乎的臺灣冬瓜拿鐵哦……”黃勻柔輕聲細語,詢問著到店顧客。
店裏,名叫“糖糖”的寵物犬搖尾巴“求擼”,暖色系燈光照射在琳瑯滿目的蛋糕上。黃勻柔一邊製作咖啡,一邊熟練地為顧客打包甜品。
“我們店除了賣咖啡、甜品,‘主打’濃濃的人情味,客人們可以隨時來嘮嗑、拉家常。”張可向中新網記者介紹。
這對年輕的兩岸夫妻,在南京結緣、成家、定居,如今開出的夫妻店已是第二個店面。
黃勻柔是臺灣高雄人。過去,她的父母在大陸投資經商。她在南京上完小學、初中後,到臺灣讀高中、大學。大學英語專業畢業後,她回到南京,曾在一家培訓機構做英語老師。
張可是陜西西安人,從南京東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畢業後,留學法國。回到南京後,曾在一家醫療公司短暫做過醫療儀器開發的工作,後在一家外企擔任工程師職務。
兩個人的結識是由於黃勻柔母親的一次偶遇。“小柔的媽媽偶然碰到我,覺得我不錯,問我第二天有沒有時間和她姑娘見個面、喝咖啡,但我那天和別人約好去踢球,但最後也沒去踢球。”張可耿直的言語讓人忍俊不禁。
經過黃勻柔母親撮合,兩人漸漸熟悉起來,互生好感。2017年,兩人喜結連理,步入婚姻的殿堂。
“理工男和文科女的搭配,過日子不累。”對此黃勻柔有切身體會。做英語老師那段時間,教育工作事項繁雜,需要付出耐心和細心,精神壓力比較大。對此張可發揮自身優勢,條分縷析,給出有效建議。
甜蜜的小兩口在2019年突遇變故,張可身患重病。黃勻柔清晰記得,張可突發疾病的當晚是個週六。她剛剛進入教室準備上課,就接到張可朋友打來的電話,趕到醫院得知,愛人突發腦溢血,於是緊急手術。
那段時間,黃勻柔在醫院日夜看護。為更好貼身照顧丈夫,她辭去工作,協助丈夫走上康復之路。“在康復機構的日子確實難捱,但他很堅強,主動配合康復訓練,反倒給我們很大的精神動力。”
在此期間,為給丈夫製作健康飲食,黃勻柔重拾了曾經系統學習的烹飪、烘培技能。
張可的情況日益好轉,黃勻柔的烘焙技能也日益見長,乾脆,二人開了咖啡店。“做老師時我的英文昵稱叫‘CAKE’(蛋糕),沒想到最後真的在做CAKE。”黃勻柔笑著説。
咖啡店起名“高雄Hi~Five亥午”是張可的主意。“‘亥’‘午’是取我們兩個人的生肖,‘Hi~Five’也是合拍之意”。
戶外氣溫已降至零下。天氣寒冷,進店買咖啡、甜品的客人絡繹不絕。人們哈著氣走進咖啡小館,端著暖暖的咖啡滿意而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