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夫妻”在閩創辦臺灣自然教育工坊 自助也助人

2022-03-01 13:0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福建泰寧3月1日電 (記者 閆旭)將皂基和植物萃取液一起放在容器中加熱融化,溫度降到45攝氏度以下時,加入天然芳香精油攪拌均勻,再倒入貓爪形狀的硅膠模具,接下來就是靜待凝固定型……在白周悌耐心指導下,孩子們小心翼翼,按部就班完成手工皂的製作。

  位於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西北部的杉城鎮際溪村,林深水美,丹霞田園風光迷人。白周悌和郭小紅這對“兩岸夫妻”,在這裡打造了一間臺式自然教育工坊。近日,中新社記者走進這間工坊,看到的正是開篇記述的這一幕。

  工坊建築整體以木結構為主,分成四個空間。遊客來到這裡,可以跟著白周悌用杯子、帆布包、擺件和各色顏料做創意手工畫,做手工香皂;也可以跟著郭小紅一起爬山、做瑜伽、練經絡拳,或誦讀經典。

  “我們想讓遊客和當地的親子家庭,融入自然,感受自然。”郭小紅是泰寧人,曾在福州一家臺資企業工作。1992年,白周悌從臺北跨海而來,進入這家企業任臺幹。1995年,二人從工作夥伴“升格”為家庭伴侶,不久後又迎來愛情結晶。

  然而,兒子小傑出生後,經多方確診,是一名自閉症兒童。從此,白周悌夫婦開始了和孩子一起與自閉症抗爭的歷程。

  “在臺灣的時候,我曾接觸過並很喜歡中草藥芳香療法。後來,我發現它可以讓跳動的孩子心靜下來,就開始深入了解、系統學習。”白周悌説。

  臺灣有更為完善的自閉症康復和特殊兒童教育機構,白周悌和妻子就常常帶著小傑往返閩臺,尋醫問藥,向幼兒特殊教育專家學習感覺統合的專業知識。小傑社交能力差,他們就帶著小傑參加社區大學的天文、魔術、亞克力畫、芳療等課程,鼓勵小傑與正常孩子一樣接觸“外面的世界”。

  20多年陪伴兒子的過程中,白周悌夫妻倆結識了很多與小傑一樣的自閉症兒童,便萌發創辦一家自閉症、智障兒童幼兒園的想法。“我們希望這些‘星星的孩子’經過系統訓練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融入社會,被其他人接納,快樂生活。”

  2001年,白周悌夫妻倆開設了福州第一家集治療、保育于一體的自閉症、智障兒童特教機構,取名“欣意”。辦學8年的時間裏,“欣意”輔導了數百名各類孩童和家庭,提高孩子們的認知能力、自控能力、肢體協調能力。

  2014年,郭小紅回到家鄉泰寧創辦了一家感統康復訓練室。2018年,白周悌選擇“婦唱夫隨”,帶著小傑也回到泰寧生活。白周悌喜歡泰寧的自然山水和清新空氣,而愛好星空攝影的小傑鍾情于泰寧的夜晚:這裡地勢高、受光污染小,夜深人靜時,爬上工坊二樓就可以拍到美麗靜謐的星空。

  就在郭小紅回鄉的那一年,臺灣上趣智業團隊也受邀進駐際溪村,以丹霞山鄉的田園風光和明代兵部尚書李春燁故里的人文底蘊為依託,實施“耕讀李家”項目,營造“一方農耕樂園、一處心靈原鄉”的田園盛景。

  際溪村中,伴隨“耕讀李家”閩臺鄉建鄉創項目的推進,兩岸文創展示館、靜心書院、星空民宿等慢慢建成和完善。2021年夏天,幾間村民舊房被翻新改造,白周悌夫妻受邀入駐,成就了這間臺式自然教育工坊。

  在父母的陪伴下,小傑長成了一個自信愛笑的大男孩。白周悌夫妻希望影響更多的孩子,通過青少年自然教育,用自助助人的理念傳播身心健康的家庭養生理念;也希望助推兩岸文化交流融合。

  “期待疫情可以平穩結束,兩岸可以便捷往來,邀請我們在臺灣熟悉的老師、同學過來交流,一起做更多文創項目。”郭小紅説。(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