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從北大博士到大學老師 臺青許晉銘的“登陸”逐夢記

2022-02-28 09:2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杭州2月26日電 題:從北大博士到大學老師 臺青許晉銘的“登陸”逐夢記

  作者 郭其鈺

  2016年,從臺灣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畢業後,來自臺灣高雄的許晉銘進入北京大學攻讀法學博士學位。從此與大陸結下了不解之緣,一路在此求學、畢業、工作、成家。

  事實上,早在臺灣讀碩士研究生時,許晉銘就經常參與兩岸學術交流。“從赴大陸參訪和與大陸師生交流的過程中,我感到大陸發展前景廣闊,機遇多,於是就想去大陸求學,更深入了解大陸。”

  在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許晉銘也成了那個熱心組織、參與兩岸青年交流活動的人。特別是曾協助開展多場面向臺灣青年學生的人才招聘與推介會,幫助臺青“登陸”逐夢。

  “兩岸青年只要有交流,就會增進了解,形成友誼。比如我在讀書期間經常和大陸同學一起做課題、探討國際政治和兩岸關係,觀點雖不盡相同,但只要心平氣和、相互尊重,就能友好交流。”許晉銘説。

  在推薦、幫助臺灣青年學生在大陸就業創業的同時,許晉銘自己也更加堅定了留在大陸發展的信心。博士畢業後,他順利應聘到溫州大學法學院做教師,還成立了“築夢溫州”臺灣青年聯誼會。聯誼會多次舉辦臺青聯誼、人才對接、暑期實習、創業項目洽談等活動,給在陸臺青提供更多了解大陸、紮根大陸的機會。

  如今,“築夢溫州”臺灣青年聯誼會已在北京、上海、武漢、天津、杭州、廈門、臺北、南投等兩岸多個城市設立分會,成為在大陸臺灣青年具有活力和影響力的知名團體。

  如新冠疫情發生後,“築夢溫州”臺灣青年聯誼會的臺青們第一時間發起捐款,購買口罩和防護服,並將這些醫用物資運送到武漢和溫州的定點收治醫院。“潛移默化中,大家對‘第二個家’有了更多歸屬感。”許晉銘説。

  在其看來,在陸臺青群體長期在這裡求學、工作、生活,已然建立起兩岸民間社會的特殊信任,成為兩岸融合發展的聯結紐帶。

  “從在大陸讀書到工作的這幾年,我更深切地感受到了臺灣青年西進大陸的趨勢。在推動‘築夢溫州’臺灣青年聯誼會開展青年交流活動的過程中,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臺灣青年在兩岸融合發展進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許晉銘以其自身經歷舉例説。

  如今,許晉銘已經在溫州安了家。他説,浙江和臺灣地緣相近,氣候、飲食、人文習俗等方面都很相似,從臺北到溫州的飛行時間只需不到1小時。

  另一方面浙江積極落實惠臺政策,特別是在吸引人才方面力度很大。“以溫州的高校為例,臺籍教師如果來應聘,在臺已有的學術成果可以納入評價體系,學校還會提供教師宿舍,盡力解決子女入學等問題。”

  從一個人跨海逐夢,到幫助更多人“登陸”圓夢,許晉銘一直奔走在推動兩岸青年交流交往之路上。(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