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研學到武夷 感知祖國美

2019-10-17 08:29:0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東南網10月1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鄭雨萱 通訊員 金文蓮 蔡錦生) “十一”長假期間,以文化交流為主題的研學營成為武夷山的旅遊熱點,吸引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以及海外青少年參與。在感受自然風光的同時,誦讀朱子經典、學習茶道……近年來,武夷山憑藉世界雙遺産地優勢發展深度研學遊,成為文化交流的平臺和重要窗口。

  “這是我第一次來武夷山,祖國山河壯美,非常遼闊,讓人很有歸屬感!”今年暑假,香港“武夷之友”組織50多名香港青少年到武夷山開展研學,在和內地學生一同深入武夷山感受豐富的生態物種,體驗武夷茶文化、朱子文化和摩崖石刻文化後,來自香港的王玥淇感覺自己的心“踏實地著地了”。

  “香港學生和內地學生在文化上存在差異,我們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來促進文化交流,增進年輕人的情感。”香港內地青年義工交流協會創會會長莊樹寶説,未來“武夷之友”除了文化交流外,還將舉辦實習實訓、科普考察、文創設計競賽、學術研討等活動,增強香港青年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武夷山在向臺港澳地區學子提供茶文旅研學精品線路的同時,也從多方位展示綠色産業發展情況,激發青年人才到南平就業創業的熱情。今年8月,為期半個月的2019年臺灣青年人才赴南平實習實訓活動,吸引了臺灣78名學生參加,其中許多是第一次來大陸。主辦方為臺灣青年安排了包括大數據人工智慧、新能源新材料等實習機會。“南平除了悠久的歷史文化外,還有許多科技産業和資源,針對臺灣青年人才還有優惠政策,希望將來有機會來這裡學習工作。”臺灣清華大學中文系學生蔡宜蓁感慨這是一次動靜兼具的研學之旅。活動結束後,有多名臺灣青年主動諮詢來大陸發展的條件和政策,希望能夠來大陸求學就業。

  在武夷山“茶言精舍”,一堂茶道與國學相結合的課程正在進行。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們按照宋代禮制正襟危坐,老師葉燦邊展示茶藝,邊説茶道、話國學。

  葉燦介紹説,武夷茶文化有特色、接地氣,“茶言精舍”通過種茶、吃茶、茶藝、茶道、茶文化培訓交流研討等主要內容,融入插花、點茶、挂畫、古琴等技藝,吸引越來越多團體研學參訪,其中不乏臺港澳地區學子。

  近年來,武夷山借助自身資源優勢打造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交流基地,將大紅袍茶葉與文化、旅遊進行深度融合,推出大量可觀可感可參與的旅遊項目,也吸引了一批研學機構來此落戶。當地政府通過開展海峽茶博會、民間鬥茶賽、朱子誕辰祭祀、研學旅遊等活動,增進青年學子的文化認同,促進經貿合作。

  在武夷山五夫鎮,以兩岸朱子文化交流為核心,先後建成朱子廣場、紫陽樓、朱子古街、朱子大橋、萬畝荷塘等,一大批朱子遺存遺跡被列為保護項目。去年學賢書院院長章一定將自己的事業發展重心由福州轉到五夫,在紫陽樓邊建立書院,通過講學、遊學等形式傳授國學經典。“借助五夫‘朱子故里’的平臺優勢,我們將朱子文化與當代文化價值融合,可以讓人們在遊玩的過程中了解、感知文化。”章一定説。

  武夷山旅遊正從觀光式的傳統遊,走向了解當地文化、特色的深度遊。今年1—8月,武夷山共接待臺灣遊客11345人次,港澳遊客4838人次。武夷山朱子文化園獲得“全國最美研學旅行基地”稱號。

[責任編輯:全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