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武榜眼府”裏傳家風 臺胞紛紛點讚

2018-05-23 09:4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福建平和5月20日電 (張金川 葉秋雲)21日,記者來到福建漳州平和縣霞寨鎮鐘騰村平和榜眼府,抬頭即可看到門楹上書“雙峰聳秀”四字。進入大門,便看到右側墻壁上寫著“正氣清風”四字,左側榜眼府文化書院門柱貼著“一門詩禮流長澤 千載香煙鎖白雲”對聯。

  平和榜眼府是清朝乾隆辛醜年(1781年),黃國梁欽點“榜眼及第”後,欽封“御前侍衛郎”,竭盡忠誠,功德昭彰。乾隆帝為表其功,于庚戌年(1790年)撥銀一萬三千三百兩,在其故里銅場營建了榜眼府第。

  現場,一來自臺灣的旅行團正在平和榜眼府參觀。臺灣臺北遊客盧建旺表示,以前都是從書上看到這些歷史人物,親眼看到大刀並試了一試,感受歷史,回家可以教育子女,這是中國的精神文化。

  據盧建旺介紹,他的祖籍就是漳州,三百年前先祖遷到臺灣臺北,這是他第一次回到祖籍地。説話間,他眼眶已經濕潤,有點哽咽地説道,第一次回來,感動到流淚,真的。

  來自臺灣臺北的遊客李朝民説,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很偉大,古代人留存的一些歷史古跡讓人很欽佩、羨慕。看到這把大刀以為是普通的刀,真的抬起來那一霎那非常重,以前的人要舞大刀,不可思議。

  此前,他抬起放在武榜眼府裏的一把120斤的大刀,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抬起都十分吃力。

  在離平和榜眼府不遠處,修葺一新的榜眼私塾內,開辦了《家風館》和《廉政教育堂》,旨在傳承武榜眼家族之美好家風,弘揚黃氏先賢之崇尚品格精神,挖掘鐘騰村“五古文化”深刻內涵,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和廉政教育之講學堂。

  臺灣臺中游客蘇女士表示,對於家風家訓的教育來説,每個家庭都是不同的。但是中國一直以來都尊崇禮儀傳家,所以不管在臺灣,還是大陸都比較講禮貌。這些古人的生平遺留下來,可供後人學習,非常棒,要保留好。

  平和榜眼府文化研究會秘書長黃坤華表示,在中國,歷代以來,良好的教育,良好的家風家訓才能造就棟樑之才。他們研究會致力於將武榜眼文化傳播出去,把先祖好的家風家訓世代沿襲下去。

  當天,福建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與中國新聞社福建分社聯合拍攝的大型叢書《攝影家眼中的方志》拍攝小分隊實地探訪平和榜眼府。(完)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