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大陸阿里山”見聞:臺農的“春天”在大陸

2018-05-16 23:07: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中新社福建漳平5月16日電 題:“大陸阿里山”見聞:臺農的“春天”在大陸
  作者 何淩霄
  “就我個人感覺而言,臺灣農民的春天,當然是在大陸。”臺商李志鴻如是感言。
  為期五天的2018年臺灣媒體“清新福建行”採訪活動5月15日在“大陸阿里山”福建省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啟動,聚焦大陸“31條惠及臺胞措施”給臺胞帶來的新機遇、新平臺和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從當年返鄉種茶,到受聘為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區管委會臺籍副主任;從“大陸阿里山”的崛起,到鴻鼎農場開發有限公司成為“觀光工廠”……漳平鴻鼎農場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志鴻,受訪時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臺農“登陸”發展作出了最好的注解。
  “選擇來福建種茶,是因為有家鄉情結。”祖籍漳平市永福鎮的李志鴻説,福建是臺胞來創業的第一選擇,不管從環境、氣候、語言習慣方面都跟臺灣相似,臺灣高優精緻農業的經營、技術跟産業轉移到福建來,比較容易得到成功的對接。
  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因緯度、山地氣候、産業與臺灣阿里山相近,被臺商譽為“大陸阿里山”。從2004年引種臺灣烏龍茶起步,李志鴻在此已開發高山烏龍茶綠色生態基地2500畝,並成功整合兩岸茶産業優勢,創建了現代茶廠。
  據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區管委會透露,目前,該園區有高山茶企48家,年産茶1600多噸,産值7億多元人民幣;前來創業就業的臺農600多人。核心區永福鎮已成為臺商個體在大陸投資最密集的鄉鎮、大陸最大的高山烏龍茶生産基地。
  鴻鼎農場開發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林志純,是來自臺灣南投的制茶“達人”,來到漳平已有11年。他説,在這裡制茶的工序與在臺灣沒什麼差別,但因為這裡栽種面積大,技術上有很大的空間,産量更高、品質也高。
  “兩岸農業的發展各具特色和優勢。”在李志鴻看來,大陸重視兩岸交流合作,不斷出臺優惠政策,包括最近出臺的“31條惠及臺胞措施”,讓他對臺農在大陸發展的“春天”更加充滿信心。
  如今,“臺二代”接力,眾多臺青入駐,在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掀起新一輪臺胞創業潮。
  “90後”楊咏安追隨父親的腳步來到福建,先求學,後接手父親在漳平承包的土地種茶。現在,他又有了新的夢想:發展觀光休閒農業,在茶園裏增加教育項目,讓學生體驗採茶和制茶的全過程。
  “臺農創業園要有發展的活力和動力,還要吸引更多臺青來實習、就業和創業。”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李清標告訴記者,近年來,該園區著力組織學習培訓,提升臺青創業能力;共建臺灣高校學生農業教學實踐基地,啟動建設兩岸青年智慧創業園(臺灣青年創業中心)項目,為兩岸青年交流合作搭建新平臺。
  在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惠及臺胞政策措施先行先試,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例如,園區內多名臺商臺農、臺灣青年獲得國家級“高級評茶員”“高級茶藝師”等職業資格認定;多名臺商獲得技術能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楊咏安認為,臺青來大陸可以實現他們的許多夢想。(完)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