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這份愛,翻越山川、跨越海峽、直抵人心——港澳臺地區援助汶川地震災區回顧

2018-05-10 08:5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10年前,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四川,大地震顫。

  10年來,不論是震後救援還是災後援建,港澳臺同胞的身影和援助一直與受災地區的民眾同在。他們用一筆筆捐款,一個個援建項目,一次次回訪,詮釋著血濃于水的真摯情感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

  香港援建記:8年投入100億港元

  在汶川特大地震中,臥龍小學的建築遭受重創。當時的臥龍小學位於海拔2000多米的四川省汶川縣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藏、羌、漢族的120多名孩子。災情發生後,孩子們的處境牽動著香港同胞的心。

  2009年,香港援建四川汶川臥龍鎮中心小學校災後恢復重建項目完成立項並開始施工。2011年,臥龍小學的孩子們在經歷了臨時窩棚、帳篷、板房、異地復課後,終於搬進了新學校。

  新建成的臥龍小學採用全框架結構,不僅能抗8級地震,還極大改變了震前教學設施設備極其簡陋的狀況。以前,每到冬天,學生們只能靠電爐取暖,好多人手腳都生了凍瘡。現在,教室寬敞明亮,安裝了地暖的教室在冬天依然春意融融。以前,上課只能靠三尺講臺、兩隻粉筆、一張嘴,現在,現代化電子白板及電腦室、美術室、音樂室、心理輔導室等,一應俱全。

  這只是香港援建汶川受災地區的一個縮影。

  “512”汶川特大地震後,距離汶川2200余公里的香港特區毫不猶豫地伸出了援助之手,撥款超過百億元港幣,親赴災區的義工近2000人次。

  2016年底,香港特區政府發表一份長達93頁的援建工作完成報告,詳細記錄了香港支援2008年四川地震災區重建的工作。根據報告,香港在8年多時間內,共投入超過100億港元,援建了近200個四川災後重建項目。這些項目分佈于四川12個市(州),在臥龍自然保護區就有23個援建項目,涵蓋學校、醫院、福利院、供電、交通等多個領域。其中,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臥龍基地“中華大熊貓苑”和都江堰大熊貓救護與疾病防控中心,是川港雙方都高度認可的亮點。

  澳門的“小城大愛”

  有一個故事,澳門紅十字會中央委員會主席黃如楷曾經講過很多遍,至今讀來依然讓人感動。

  故事的主人公叫劉不凡,原來是黃如楷所在住宅區的保安員,後來辭職走了,再無音訊。2008年5月17日,黃如楷家的郵箱裏收到一封用白紙折疊的信,打開一看,內夾500元(澳門元,下同)。信中只有簡短的兩行字:

  黃先生您好:我見到電視影(裏)四川地震各同胞很淒諒(涼),很同情。我地亦要出一分力,就捐500元,小小心意,請代勞。

  管理員劉不凡 08—5—17

  黃如楷説,信中原本沒有標點,有錯字。

  像這樣的故事,澳門還有很多。

  “512”汶川特大地震後,澳門紅十字會在成都設立援建辦事處,在四川省投入了6300萬元人民幣用於援建,先後在綿陽、德陽、阿壩、自貢和內江5個地市州,援建了7所學校、5所衛生院、27個衛生站以及7家集養老、衛生和文娛為一體的頤康中心,並幫扶1765戶受災戶建房。

  目前,所有援建項目已基本完工。此外,據該會統計,澳門政府、澳門基金會、社會人士等為汶川特大地震籌集的善款數額,在2012年前就達到了平均每個澳門人1萬澳門元的捐款。

  臺灣:大愛無疆 溫暖跨海

  走進四川德陽什邡市方亭慈濟中學,學生們藍上衣白褲子的夏季校服與臺灣慈濟基金會工作服的配色一致,而學校建築的風格,同樣彰顯著其與祖國寶島的聯繫。

  “我們學校是由臺灣慈濟基金會全額修建的,耗資500萬元人民幣,于2010年9月投入使用。面積相較過去擴大了近30%。”校長李治洪説,學校自開始使用以來,就一直將兩岸共通的感恩、互助互愛、孝文化等作為學校的重要教學內容。

  地震發生後,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的志工一直和四川災區人民在一起。該會副總執行長王端正介紹,他們分三個階段幫助災區民眾:一是安心階段,讓災區民眾消除恐懼和不安;二是安身階段,幫助災區民眾建學校、住所;三是安生階段,讓災區民眾安居樂業。

  大愛無言,唯有行動。臺灣同胞以及島內的慈善團體、佛教團體對於四川受災地區的援助和支援遠不止這些。而他們的付出和投入,不僅為災區重建作出了巨大貢獻,這種患難時刻的真情也讓兩岸同胞的心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今年2月,臺灣花蓮發生芮氏6.5級地震。國臺辦、海協會、中國紅十字總會、中國地震學會等有關方面和北京市、福建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等地方第一時間以不同方式向災區同胞表達慰問,對兩岸遇難同胞表示哀悼。國臺辦與臺灣有關方面及花蓮縣保持密切聯繫溝通,及時了解救災進展情況,協調有關方面做好隨時赴臺救援和提供救助設備的準備。大陸有關方面、地方和臺資企業踴躍捐款捐物,幫助災區同胞早日渡過難關、重建家園。

  兩岸一家親,患難見真情。

  十年過去了,廣大香港、澳門、臺灣同胞依然在用各種方式向四川省受災的同胞表達著關心、慰問和援助,體現著相濡以沫的同胞之愛和血濃于水的手足之情。四川人民永遠感恩、永遠銘記港澳臺同胞的傾力相助和無疆大愛;他們也在用積極的重建和堅強樂觀的生活態度回應著這份深情厚誼。(編輯趙鳳艷 根據新華社、人民日報、中新社等報道綜合整理)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