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門關災後重建引臺嘉賓讚嘆

時間:2011-07-18 08:54   來源:台灣網

臺灣嘉賓在劍閣合影留念。(台灣網 趙輝 攝)

  台灣網7月15日廣元消息 登雄關、走古道、看4D電影……15日,“情係巴蜀——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的嘉賓來到享有“蜀之門戶”美譽的劍門關,體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奇,感受“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險峻。

  劍門關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城南15公里處,地處四川盆地北部邊緣斷褶帶,大、小劍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峰巒似劍,兩壁對峙如門,故稱“劍門”,是中國最著名的天然關隘之一,享有“劍門天下險”、“天下第一關”的美譽。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劍閣崢嶸而崔嵬”的描述更讓劍門關名揚海內。劍門關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也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

  “劍門關上走一遭,看了那些充滿歷史內涵的浮雕石刻,三國時期的一個個歷史故事又在腦海中重現,諸葛亮出劍門伐魏,姜維守劍門拒鐘會十萬大軍等歷史畫面又一幅幅生動地浮現在眼前,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劍門天下險的雄偉壯觀。”臺灣嘉賓黃水潭在遊覽完景區後對記者説。

  在場的講解員講述,劍門關景區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遭受重創,經當地政府的不斷努力,劍門關景區對交通旅遊線路進行了全面恢復,在原古關城樓的原址新建了關樓,1051米長的載人索道,修建了雷鳴橋、子規橋等石拱橋和鐵索橋,架設天梯峽和金牛峽棧道,重現了劍門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宏偉雄姿。

  “短短三年時間,遭受地震重創的劍門關便重新恢復了雄奇險峻的原貌,到處是一片生機盎然的蓬勃景象,人們的臉上又重新挂滿了笑容,真的是很了不起。”來自臺灣的陳淑萍對劍門關的災後重建工作發出了由衷的讚嘆。(記者 趙輝 張瑞宸)

嘉賓通過子規橋。(台灣網 趙輝 攝)

編輯:劉承思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