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文人眉山悼念“三蘇”

時間:2011-07-15 13:58   來源:台灣網

  13日,情係巴蜀—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走進眉山三蘇祠。圖為臺灣嘉賓在蘇軾雕像前合影。(台灣網 趙輝 攝)

  台灣網7月13日眉山消息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參加情係巴蜀——兩岸文化聯誼行的嘉賓今天來到蘇氏故里眉山,既為“三蘇祠”的秀雅景色所迷,也為蘇軾的風骨所動。

  蘇氏故居“三蘇祠”經數百年的營造,現為一座富有四川特色的古典式園林建築,周圍紅墻環抱,綠水縈繞,荷池相通,曲徑亭榭,花草扶疏,小橋頻架,堂館亭榭掩映在翠竹濃蔭之中,錯落有致,有“三分水,二分竹”的“島居”之稱。

  這樣雅致的環境讓來自寶島的文人們稱道不已,前臺中縣文化局局長、書法家陳志聲吟詩讚賞:“青山過雨夕陽收 ,茂樹橫塘俯細流,何處鳴蟬垂柳岸,吟詩還上水邊樓。”

  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以其卓越的創造才能和輝煌的文學成就,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其中蘇軾的文學與書法造詣皆可稱絕,但仕途之坎坷也讓後人唏噓。陳志聲卻認為,蘇軾的坎坷仕途正反映出他的一身傲骨。

  “藝術家都有自己所堅持的原則,不因任何人、事而改變,蘇軾也具備這種特質,儘管因此為當權者不喜,但其風骨依然值得後人緬懷與銘記。”

  情係巴蜀——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為期十天,兩岸百餘名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隨後將前往劍門關、昭化古城等蜀地名勝,一覽古蜀文明與現代文化之美。(記者 張瑞宸 趙輝)

  13日,參加情係巴蜀—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的臺灣嘉賓參觀眉山“三蘇祠”。(台灣網 張瑞宸 攝)

編輯:劉承思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