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彭燕:幫群眾排憂解難從不推託

時間:2012-08-31 09:28   來源:正義網-檢察日報

  ——記黨的十八大代表、北京市昌平區檢察院公訴二處處長彭燕

  人物檔案

  彭燕,女,彝族,1974年6月出生。現任北京市昌平區檢察院公訴二處處長、主訴檢察官。1997年7月參加工作,先後獲得北京市人民滿意的政法幹警標兵、全國模範檢察官、全國先進工作者、北京市創先爭優優秀共産黨員、個人一等功等榮譽31項。

  3年前《檢察日報》曾以《彝族姑娘“鐵燕子”》為題報道了有一位“案件面前敢較勁、絕症面前敢挑戰、困難面前敢攻堅”的女檢察官事跡,她的事跡還被拍成電影《鋼鐵玫瑰》。她就是彭燕,現任北京市昌平區檢察院公訴二處處長。

  記者日前再次走進昌平區檢察院,近距離感受這只“鐵燕子”的風采。

  彭燕最近在忙兩件事,一件是建立“捕訴監防”一體化。昌平區檢察院剛剛成立未檢處,彭燕兼任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檢察處處長,主要精力還要放在未成年人批捕、起訴、訴訟監督、社會預防工作上。第二件事是該院跟區司法局會簽了未成年人犯罪社會調查辦法。昌平區檢察院是北京市4家未成年人社會調查試點院之一,會簽辦法是為了完善未成年人幫教措施。彭燕欣喜地告訴記者,最近這兩件事都有了結果,因為兩個文件都已付諸實施。

  隊伍建設的“領頭雁”

  2011年2月,昌平區檢察院與偵查機關配合挖出了一個被害人遍佈全國、詐騙數額特別巨大的犯罪團夥。該團夥26名犯罪嫌疑人冒充電視購物公司員工,以電話、短信等方式和贈送勞力士表、汽車加油卡等為幌子進行詐騙。

  該案犯罪嫌疑人多,卷宗多,被害人多,案件複雜。公訴二處要在3天之內完成對5000多名被害人的告知工作,審查大量書證、物證和電子證據,完成對每一起犯罪事實及犯罪數額的認定,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彭燕與承辦人反覆討論案件細節,指導承辦人對涉案賬本、快遞發貨清單、嫌疑人工作記錄、被害人陳述等證據進行仔細梳理、核算,按時完成對所有犯罪嫌疑人的提訊,認真核對每一起犯罪事實。最終,該案被成功起訴到法院,經過他們認真細緻的工作,涉案金額由最初公安機關移送審查的9萬餘元追加到350余萬元,主犯仝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

  彭燕的模範帶頭作用深深影響著全處每一位成員。

  2010年2月10日是農曆臘月廿七,昌平區檢察院門前傳來一陣鑼鼓聲,群眾舉著一面鮮紅錦旗走向檢察院,“公正廉明、執法如山、法眼如炬、明察秋毫”幾個大字在陽光下格外耀眼,這些群眾是專程前來感謝公訴二處檢察官的。

  事情緣于一起故意傷害案。16歲的劉某將黃某打成重傷,雙方情緒激動、對立嚴重。彭燕與同事劉文華一起積極做當事人的工作,促使劉某在法定賠償數額的基礎上積極賠償黃某的精神損失,最終雙方達成了和解,法院也據此對黃某予以從輕處罰,從而化解了一起社會矛盾。

  在彭燕的帶領下,公訴二處相繼獲得“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先進集體”、“優秀青少年維權崗”等榮譽稱號。

  公正執法的“排頭兵”

  彭燕辦案有一個習慣,對每個案件不僅要看起訴意見書,還要把預審卷宗調過來細看,為此付出了許多個人時間。

  這一看還真讓她看出問題。有一起重婚案,偵查機關在不符合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夥作案”的情況下,將拘留期限延長至30日。案件終結後,彭燕給該偵查機關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對方進行了全面整改。

  看預審卷宗無疑增加了極大工作量。為此,彭燕每天提前兩小時到單位,推遲一小時下班,如今算起來,她已累計加班1800多個小時。

  要做到公正執法就要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凈。彭燕辦案堅持原則,凡為案件説情的、送禮的、送錢的或者請吃飯的都被她婉言拒絕。有位當事人親屬多次找彭燕送禮被拒後仍不死心,反覆打電話表示匯款並問她的銀行賬號,經彭燕一番耐心細緻的思想教育後,對方放棄了此做法。

  把公正意識變成工作制度。彭燕認為應該把偵查監督意識落實到每個承辦人具體工作中,形成長效機制。她在研究現有制度基礎上,領銜制定出《刑事偵查監督工作實施細則》,把偵查機關偵查活動每個環節應審查的具體事項明列出來,承辦人拿到案子就會明確每項偵查活動可能出現的問題,應該注意的細節等,確保了訴訟監督的實效。

  服務群眾的“連心橋”

  彭燕的先進事跡經新聞媒體報道後,社會群眾來信來電多起來。不少人找她尋求法律幫助,彭燕積極幫助群眾排憂解難,從不推託。

  “活著沒有意義……”2010年3月,一封署名小雲的來信引起了彭燕的注意。叫小雲的女孩在信中訴説了自己兩次失敗的婚姻和屢遭家庭暴力的遭遇,字裏行間流露出悲觀厭世的情緒,信紙上還有淚痕。彭燕看後認為人命關天,必須馬上解決。

  彭燕立即打電話與小雲取得了聯繫。電話那頭的小雲驚喜之後開始泣不成聲。彭燕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鼓舞小雲,告訴她要快樂生活、快樂工作、永不放棄,建議她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兩個小時過去了,小雲的情緒慢慢平復下來。

  接下來的幾天,遠在廣州的小雲成了彭燕心中最大的牽掛,她記不清給小雲打了多少次電話,記不清説了多少句話。經彭燕反覆做思想工作,小雲逐漸從絕望中走了出來,現在的她不僅有了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而且還找到了一份滿意的工作。

  為了加強與群眾的溝通聯絡,了解群眾訴求,更好地發揮檢察職能,昌平區檢察院不久前面向社會開通了“彭燕熱線”和“彭燕郵箱”,架起了檢察機關溝通人民群眾的“連心橋”。

  彭燕還注重創新,她針對近年來流動人口犯罪現象日趨增多,外地未成年人父母由於時間、經濟等方面原因不能參與訊問的問題,考慮由法律援助律師作為“臨時父母”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不久前,該院推出《合適成年人制度》,這項制度最大亮點是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權益保護提供了新載體,提升了檢察機關公信力,同時也創新了少年刑事司法制度。

  三年來,彭燕先後審查決定或審查備案案件984件1353人,接到群眾來信29封、來電78次、來訪16次,開展釋法説理27次,推出創新機制9項,公開發表調研文章8篇。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