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當好沈浩的“接班人”

時間:2012-08-31 09:29   來源:中安線上-新安晚報

  “我能做些什麼?”站在鳳陽縣小崗村的土地上,丁俊常常這樣問自己。30多年前,這裡誕生了小崗村的“大包乾”精神。敢為人先的氣魄,讓年少的丁俊激動不已;30多年後,紮根基層、無私奉獻、艱苦奮鬥的沈浩精神則像一面鮮艷的旗幟,更激勵了他。

  2010年2月,丁俊作為安徽省財政廳的第四批選派幹部,來到小崗村擔任村黨委第一書記。他接過了沈浩的接力棒,帶著“能做些什麼”的自我追問,把小崗村領上了加速發展的快車道。

  兩年任期將滿,他選擇留下來

  小崗村雖説是個“名村”,但畢竟較偏遠,人多地少,資源匱乏,基礎差、底子薄。雖然通過近幾年的發展取得了很大進步,但與其他“名村”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一定要把小崗村建設成與其知名度相匹配的‘名村’”。丁俊經常説,“只有這樣,才能不辜負組織和群眾的期望。”

  “百姓心裏有桿秤”,讓百姓切實感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是丁俊最大的願望。工農業總産值達到50億元,建成5平方公里經濟區,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翻一番……丁俊帶領村“兩委”一班人研究制定了小崗村“十二五“發展規劃和目標。

  而小崗村的容貌也在悄悄發生著變化:擴建了小崗小學,啟用了村垃圾焚燒場,石馬、嚴崗、小崗三個村民新區已經建成,自來水、供電、燃氣、有線電視以及資訊網路直接入戶……

  今年2月,在兩年任期即將結束之際,面對小崗群眾的真切話語和期盼眼神,丁俊被深深感動,毅然選擇留下來。

  要做“群眾離不開的好幹部”

  在丁俊的帶領下,小崗村“兩委”通過廣告發佈、租賃承包、合作加油站等多种經營方式,2011年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210萬元。“小崗終於衝出了一夜解決溫飽線,二十多年未富裕的困擾,開始了現代新農村建設的偉大征程。”張寶順在小崗村新年座談會上如此評價。

  喜悅還不止這麼多。從去年開始,小崗村“兩委”將集體收入全部用於滾動經營、公益事業和村民福利,小崗村有了“造血”功能。小崗村從集體經濟收入中拿出40多萬元,為村民辦理了農作物保險、新型合作醫療參保費和16歲以上村民的養老保險。村裏還成立了小崗村教育基金,對考取高等院校的本村學生給予1000 ~10000元不等的一次性獎勵,對於在各級考試和評比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和教師給予獎勵。

  作為黨的十八大代表,丁俊説他會以沈浩同志為榜樣,做一名“人民群眾離不開的好幹部”,努力把小崗村建設得更美好,讓小崗人生活得更幸福。(戶婧婷、陳牧)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